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走进生活沃土寻找创作素材和灵感
走进生活沃土寻找创作素材和灵感(谈艺录)
“敦煌慷慨留我,我誓言留住敦煌……”两个多小时,200多句唱词,一出戏,一个人,唱尽敦煌研究院荣誉院长樊锦诗先生50多年扎根甘肃大漠、穷其一生致力敦煌研究和文物保护的人生历程。
这是我们上?;缭和瞥龅脑椿纭抖鼗团?。从选定这个题材开始,我们用了整整8年的时间最终呈现出这部戏。站上舞台40多年来,我是真正体会到了十年磨一戏的煎熬。一遍遍深入西北采风、交流,一次次推翻、一次次调整,整个创作团队用了太多的心力来创作这部作品,但凡少一点信念,都做不下去。
为什么要紧紧抓住这个题材不放?因为沪剧的基因就是专注当下、关注当下的社会生活。沪剧素以现代戏题材见长,我们这个剧种,就是要走进我们生活的这片沃土去寻找创作素材和灵感,为时代画像,为人民而创造,书写这个火热的年代,这是沪剧的优良传统。从《罗汉钱》到《星星之火》《芦荡火种》《红灯记》《今日梦圆》《雷雨》《邓世昌》,沪剧那一大批影响深远的代表剧目,无不如是。
记得最开始见到樊院长是在两会上,我俩都是全国政协委员。听到我们要做这部沪剧,她说,敦煌不是某一个人的努力,而是凝结了几代人的奋斗和奉献。她也替我们犯难:“敦煌怎么来演?我们每天不是在图书馆研究,就是在办公桌上写作,要不就是进洞,我是一点都想不出?!蔽宜?,我们要表现的正是敦煌人的精神。
这些年间,光是我自己就去了6次敦煌体验生活,与樊锦诗本人也成了“忘年交”。亲身到了敦煌,似乎更能感受到沧桑岁月里敦煌人那可歌可泣的精神。这一切,为我们的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创团队感受到,正是岁月的磨砺以及西北广袤天地的锻炼,才塑造了樊锦诗坚韧而执著的性格。一次次交心沟通,一次次调整,我们越来越接近樊锦诗,越来越能融入这个人物的灵魂之中。
细究起来,《敦煌女儿》并没有多少跌宕起伏的故事、悲欢离合的纠葛。剧中的很多细节是“于小处见大处、于细微中见伟大,于平凡中见不凡”。这部戏在表演方式上也和以前的戏有所不同,利用时空穿梭的手法,营造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艺术效果。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希望不仅要把沪剧的味道做出来,还要增加歌唱性,让旋律更为丰富,呈现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简洁质朴的舞台,灵动飘逸的飞天背景,磅礴震撼的旋律“写意”出敦煌的壮美。剧中樊锦诗这个人物的主要唱段都是我自己设计的,特别是她丈夫离开的那段,我是一边设计唱腔,一边流着泪,既要表现出夫妻间很深的情愫,又要把知识分子那种含蓄的爱表达出来。因此,我在基本调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上上下下、起起伏伏的旋律,让它像水磨调一样旋律丰富,通过这种运腔把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情感诠释出来。
该剧念白也不同于过往沪剧的生活腔,多用韵,体现樊锦诗的学者态度,有思考,写意,不琐碎。我参考京剧韵白,形体动作也向京剧学习。在演唱中还融入了京剧的演唱方法,使整体演唱特别有力度,有张力。对我来说,这部戏是很大的挑战和考验,演得很“过瘾”。我甚至觉得,演这个人物,自己也越来越像大漠敦煌人。
《敦煌女儿》也是对沪剧既有题材的一种丰富与扩充。在人们印象里,沪剧以表现家长里短的生活化风格见长,与《敦煌女儿》这样的题材相距较远。但新的时代,需要用新的元素来丰富沪剧题材,为剧种扩容。我们不能原地踏步,如果不向前走,剧种原有的优势很快就会失去。从《邓世昌》开始,我便一直坚持沪剧传承创新的思路,沪剧同样可以表现时代中的大题材、大洪流,反映人与时代的关系,有些题材,以小见大更有力量?;绫纠淳褪歉攀贝椒プ叩?,一直坚持求新求变,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这样才能获得观众的喜爱?!抖鼗团肪褪钦飧鍪贝诨缥杼ㄉ系姆从?。我们通过这部戏,抓住了时代的痕迹,展现时代灵魂。
(作者为上?;缭涸撼?、《敦煌女儿》中樊锦诗扮演者,本报记者曹玲娟采访整理)
编辑:杨岚
关键词:沪剧 敦煌 创作 生活 时代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