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正视年轻人压力“爆棚”的危险
最近有几则新闻颇受关注:一则是小伙骑车逆行被拦崩溃,称自己“压力好大,每天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一则是有人发起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以此抵制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还有一则是全国结婚率“五连降”,晚婚、不婚等现象越来越常见。尽管新闻背后的原因各有不同,也很难准确概括,但或多或少都反映出年轻人的压力问题。

“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今天读来,这句“鸡汤文”依然正确,依然给人以力量,然而不能成为忽视当代年轻人压力的借口,更不能成为批评年轻人“怕吃苦”的理由。毋庸置疑,每代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这种压力有来自社会的、有来自家庭的,还有来自自身的。俗话说:“人无压力轻飘飘?!泵扛鋈说某沙そ饺肥敌枰幸欢ㄑ沽Γ诨庋沽Φ墓讨胁拍懿欢贤黄谱晕?,迈向人生的更高阶段。不过,压力也要看是正向激励的还是徒增焦虑的,某种程度上是不是超过了年轻人的承受之重。假若压力失去了正向激励功能,超出了年轻人的承受范围,年轻人难免会失去本该有的锐气和朝气,变得暮气沉沉。
几年前,某知名企业连续发生10多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在分析原因时,共同指向了这些一线员工面临的压力问题。这种压力不仅来自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还有“人几乎变成机器”的精神挫败感。过分注重效率和利润,往往造成了对人性的漠视。但不管怎样,这家企业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加班有加班费,远比那些强制推行996工作制的企业守法和良善得多。从法律意义上讲,996工作制直接把加班转换为对员工的正常工作时间要求,与法律规定的标准工时明显不符。有的企业甚至还赋予996工作制以某些文化、道德色彩,将其与工作积极、奋斗勤勉强行捆绑在一起。即便面对如此的不公平,在就业、房贷、养家等一系列压力叠加之下,许多人只能默默忍受。而一些企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利用了这一点。
有媒体称中国社会正在进入年轻人压力“爆棚”的时代。2018年,《第一财经周刊》发布《都市人压力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有30.24%的受调查者每天会感受到好几次压力,而有43.3%的人认为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已经大到让自己吃不消。另外,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2017年中国人每天平均休闲时间仅为2.27小时,美国、德国等国家国民每天平均休闲时间是中国人的两倍以上。此外,还有统计显示中国抑郁症的发病率和猝死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压力之下,一些人会因为一件小事瞬间崩溃,一些人会“工作996,生病ICU”。虽然表现出来的都是少数个案,但这种现象不容忽视,且有可能继续加剧,必须想办法遏制。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蹦昵崛擞醒沽υ谒衙猓栽棺园钦酚Χ苑椒?,但也要正视压力“爆棚”的危险。年轻人有朝气,社会就有朝气。对待这个群体,不仅需要法律撑腰,还需要多一些社会关怀。敞开更多的机会之门,提供更公平的就业环境,打通更广阔的上升渠道,才有助于扫除年轻人心头的暮气,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前行,从而不负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青春好时光。(丁建庭)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压力 年轻人 爆棚 正视 危险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在京闭幕
泰国大选350席分区议席中为泰党暂获多数议席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准备就绪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