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工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为有效应对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深刻复杂变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习近平同志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我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根本指导。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以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并加速渗透到工业发展的各个领域。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把我国由工业大国建成工业强国,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要强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打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学发明的市场和制度环境;深化教育与科技体制改革,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强化知识产权?;?,进一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紧盯世界科技前沿,聚焦我国工业化中的短板,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强化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
推动一二三产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城乡与区域等协调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抓住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争取在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率先突破,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根据我国地域广阔、市场需求差别大等国情,结合区域特点与市场需求,协调好制造业与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产业发展的关系,通过产业链整体跃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地方应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与其他地区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出现产业发展雷同和产能过剩。
工业绿色发展不是单纯的环境治理问题,而是涉及形成什么样的工业制造体系、产业结构、国际分工格局等的发展战略性问题。我国要实现工业绿色发展,关键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推进能源行业转型发展,逐步提升我国环境标准,加大节能环保产业投入,推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从源头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参与国的经贸合作,探索贸易与产能合作新模式,实现扩大对外开放与国内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调整互促共进。在扩大对外开放中不断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由主要依靠成本、价格竞争优势向依靠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加快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实现工业化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化利益分配机制改革,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进产业间、要素间形成更加公平的收益分配机制。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注重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厚植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的基础,确保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平坦。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秦云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 新型工业化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在京闭幕
泰国大选350席分区议席中为泰党暂获多数议席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准备就绪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