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天气预报为何越来越准了?院士带你了解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题:天气预报为何越来越准了?院士带你了解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岳冉冉、董瑞丰
大家都习惯了天气预报带来的便捷服务,但是否知道目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多高?它的“前世今生”怎样?未来的天气预报会如何发展?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给大家做出了解答。
预报准确率可达80%
曾庆存介绍,目前的3天预报,在全球范围可达70%至80%的准确度,如果是一定区域,比如我国华南地区的3天预报,准确度能高于80%。同时,国际上天气预报的有效性已从早期的1-3天提高到5-7天。
“天气预报达到‘十报九准’甚至‘十报十准’,目前来说不大可能?!痹齑嫠?,天气有偶然性,它不在人工实验室里,也不被人为控制,是预报总会有偏差。
相当准确的预报,帮助我国实现了多个登陆台风的零死亡。曾庆存说:“如今,我们已经能把台风牢牢控制住了。”
曾庆存举例说,近年来,多个台风的24小时预报登陆点和实际登陆点相差50公里左右,“台风半径是1000公里,看相对值的话,50公里已经是很小的误差范围了”。
从“凭经验”到“算数值”
“古人看云识天: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这是过去的天气预报——凭个人经验?!痹齑嫠?。
到了20世纪,人们已发明和应用了气象仪器来测量大气状态,气象学开始进入“科学时代”。特别是无线电的应用,使各地的气象观测数据能及时汇总到一个中心,绘成“天气图”,但天气图还是严重依赖预报员的主观判断。
20世纪上半叶,科学界提出用描述大气运动的原始方程组作定量天气预报的构思,但方程组非常复杂,无法直接求解。
1961年,曾庆存在深入分析天气演变过程的理论基础上,首创半隐式差分法,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求解大气斜压原始方程组,画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用原始方程组的天气预报图。
我国科学家创造的半隐式差分法和此后又创新的平方守恒法,至今仍在国际上广泛应用。
“简言之,气象监测已从单纯的‘站点监测’变为包含气象卫星遥感的全球监测,气象预测已从经验预报发展到数值天气预报?!痹齑嫠?。
未来能预测几十年后气候
天气能预报,气候也能吗?曾庆存回答:能。
曾庆存举了个例子:如果要预报几天后的天气,我们只需考虑大气,但如果要预测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的气候,我们还需要考虑海洋、陆地植被、太阳活动等等。
在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上,我国逐渐发展出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并将最终建成研究和预估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数值模拟装置”。
曾庆存表示,预测未来一个月、一年,甚至几十年的气候,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方方面面,如夏季洪涝、冬季雾霾、农业规划、能源布局等,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候预测愈显重要。
2009年,曾庆存与其他科学家就萌生了建立地球模拟器的想法。在数百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于2018年在北京市怀柔科学城破土动工,并将于2022年完工。该装置将为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大气环境治理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
“解读地球计划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未来中国可以为地球做CT了?!?曾庆存说。(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天气预报 庆存 预报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美国纽交所“换装”迎接李维斯上市
江苏盐城化工厂爆炸已救出31人
圆月
纳米比亚举行独立日庆典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山东:春雨润花
当中国京剧遇上意大利歌剧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