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开辟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纪实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题:开辟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纪实
新华社记者
2019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用3天时间,深入河北雄安新区、天津、北京考察,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
这次考察,正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五周年——
5年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这一重大决策。
5年来,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伴随一项项重要规划出台、一个个重大工程实施,这一国家战略正不断向纵深推进……
从一个个建设工地到一个个创业园区,京津冀大地上,处处活力迸发、生机勃勃。
站在发展全局的高度——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以强烈的使命担当,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大地展现出更为光明的发展前景
“北京湾”铜雕、“北京古城变迁”展区、1:750的北京城市规划模型……
前门东大街一侧,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内,一个个展品向人们展示北京这座古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参观的人们不时驻足停留。
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市工作,重视首都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又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书记多次强调,解决好北京发展问题,必须纳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以打通发展的大动脉,更有力地彰显北京优势,更广泛地激活北京要素资源,同时天津、河北要实现更好发展也需要连同北京发展一起来考虑。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4年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更是发人深思。
京畿重地,濒临渤海,背靠太岳,携揽“三北”,从太空俯瞰,京津冀三地彼此相联,如同一枚钻石,熠熠生辉。
然而,京津两极过于“肥胖”,周边中小城市过于“瘦弱”,特别是河北与京津两市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发展差距悬殊、城镇体系结构失衡……
正在快速迈向现代化的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
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应选择怎样一条城镇化道路?
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告别“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中国的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优化应如何推进?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之所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到京津冀地区考察调研7次,主持召开相关会议10次。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国家战略一经确定,奋进的车轮滚滚向前:
——2014年6月,党中央批准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统筹指导。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问题,组织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大规划、重要政策、重点项目及工作方案、年度计划,部署推进重点工作。同时,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协同发展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
“从成立到去年11月,不到4年半时间,专咨委已召开102次全体会议,平均一个月两次。”专咨委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的话,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的速度和节奏。
——201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描绘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蓝图。
随后,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的京津冀“十三五”规划以及京津冀土地、城乡、水利、卫生等12个专项规划印发实施,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等相继出台。
思深益远,稳扎稳打,谋定后动。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工作,反复强调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干到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每一个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把脉定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指明方向。总书记多次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个大思路、大战略,要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大战略,需要有大格局、大思路。
2017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三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正在规划的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市考察。4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一个堪与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媲美的新时代改革开放前沿、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如春芽破土而出。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优化重组北京功能布局——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北京“两翼”之势,为区域发展开拓新空间。
时光荏苒,春秋五度。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精美画卷徐徐铺展——
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通勤圈轮廓日益清晰;北京“瘦身提质”,天津“强身聚核”,河北“健身增效”,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生态环境保持向好态势,资源要素配置范围扩大;2018年河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京津,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减缓……
2019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上万千瞩目的河北雄安新区、古韵厚重的天津、焕然一新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毕敖阶苁榧堑幕扒檎嬉馇?,寓意深长。
古都“蝶变”带来区域巨变——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不放,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一条道路
一块块显示屏闪烁,现场忙而有序……
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调度指挥大厅里,回想起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时刻,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主任战明辉仍有些激动:“当时,总书记不仅关心北京市的交通发展,还对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作出了很多重要指示?!?/p>
“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交通,只是总书记一系列部署和要求的一个细节——
“不能什么都要,贪多嚼不烂,大小通吃,最后消化不良”“家里的东西总也得经常清理清理,想买套新沙发,得有地方摆,不能叠床架屋”……
从两次考察北京市到2019年新年伊始的京津冀之行,习近平总书记对“疏解”二字多次作出形象、深刻、透彻的阐释——
“着力点和出发点,就是动一动外科手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问题”;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在这个问题上要进一步统一思想”;
“要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调整和弱化不适宜首都的功能,把一些功能转移到河北、天津去,这就是大禹治水的道理”……
蹄疾步稳,积极稳妥。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工作有序推进。
5年来,北京制定实施全国首个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并两次修订完善,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达2.16万件。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2648家,疏解提升市场581家、物流中心106个,动物园、大红门等区域性批发市场完成撤并升级和外迁。
5年来,交通一体化发展成效初显:北京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从17条增加到22条,运营里程从465公里增加到636.8公里;石济客专、津保铁路等相继建成通车,京张、京雄等铁路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加速形成。区域港口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加快推进,一批“断头路”“瓶颈路”打通扩容;首都地区环线高速正式成“环”……
5年来,环保联防联控联治和生态建设力度持续加大:京津冀“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出台实施,压减燃煤、煤改电、煤改气以及“散乱污”企业整治等工作深入开展,京冀生态水源、永定河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深入实施,津冀两省市建立引滦入津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5年来,产业升级转移方兴未艾:北京现代汽车沧州第四工厂建成投产,天津空客A330完成和交付中心启动建设,张北云联数据中心、承德大数据产业园区等京津冀大数据走廊项目投产运营,首钢京唐二期开工建设,曹妃甸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已核准……
一个个项目落地,一个个工程实施,一个个产业承接平台搭建,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规模经济效应开始显现。
千年古都,正在蝶变。
——人少了: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万人,比2017年末减少16.5万人,继2017年首次负增长之后连续两年保持负增长;
——产业更加高精尖: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金融、科技、信息等优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
——城市更有活力:2018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万家;平均每天新设创新型企业199家……
“疏解对北京来说是减量,是倒逼集约高效发展的重要机遇;对京津冀来讲,疏解则是将北京的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优势互补,推动形成协同发展新的动力源?!北本┦蟹⒄垢母镂魅翁感飨樗?。
津冀大地,正在蜕变。
天津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稳步增长。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4.4%和3.1%。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14年以来钢、铁、水泥、玻璃产能大幅压减,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有有形的变化,也有无形的变化——
京津冀率先实行通关一体化改革,通关时间平均缩短41天;公安部支持北京创新发展20条出入境政策措施出台实施;京津冀区域银行业风险分担、支付清算和异地存储互惠互通等取得积极进展……
更深刻的变化,是思维的变化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从京冀携手共创“共建共管共享”管理模式,国内首开“企业在河北、监管属北京”的跨区域管理体制先河,到通武廊加快一体化步伐,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的要求,正在京津冀一步步变成现实。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京津冀之行的一个细节让人注目——在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和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协同创新展示中心,总书记长时间细致考察。
吸引总书记驻足的,是雄安新区即将启动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是滨海新区的超级计算机、芯片等产品。
“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自主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必须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调动各方面创新积极性”……
燕赵大地起春潮。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城市,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一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正在中国北方崛起。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京津 发展 习近平 总书记 协同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