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古墓多遭盗挖 福建展开抢救性考古挖掘
曾被大肆盗墓的福建省闽侯赤塘山遗迹,目前获得抢救性考古挖掘,并为闽江下游地区青铜文化研究增添新的珍贵资料。
福州市考古队的林峰22日告诉记者,考古队在赤塘山西区发现一处商周遗存,共发掘清理商周墓葬10座,赤塘山东区则发掘出六朝至唐墓葬32座,初步统计东晋墓13座、南朝墓12座、唐代墓7座,“墓葬出土的实物资料,可成为今后闽江下游六朝至唐墓葬的断代标尺?!?/p>
谈及盗墓之风,林峰难掩心痛:“29座墓有被盗挖的现象,不少盗洞内还留有矿泉水瓶,非常令人心痛。”
据知,赤塘山遗迹考古工作目前处于收尾阶段,未来,该处拟建遗址公园。
除盗掘外,城市建设加快对文物带来的“威胁”也不容忽视。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楼建龙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福建正在展开抢救性考古挖掘,加强文物?;だ煤臀幕挪?。
初见规模的福州市冶山春秋园即是一处“硕果”。记者探访看到,元代欧冶池坍塌的驳岸已经修复、一度破败的萨镇冰故居仁寿堂完成修缮,此地还将建起唐代马球场遗址广场。
在毗邻欧冶池的冶山路一处建筑工地上,2018年10月到12月,福州市考古队在其中进行抢救性挖掘,发现汉代和宋代两个时期的建筑台基。
福州市考古队张勇告诉记者,汉代台基虽然后期破坏严重,但其西南部出土的一柱础石、5件瓦当及大量生活用品,“证明这里是汉冶城宫殿区的一部分,而且由于南临欧冶池,它可能是宫殿的更中心区?!?/p>
从基建工地抢救文物的,还有闽侯二桥项目工程涉及的白头山遗址。闽侯二桥项目1月动建,此前数月,福州市考古队和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此进行抢救性发掘。
对白头山遗址的考古过程中,在昙石山文化的三个层位发现7粒黍子稃壳植硅体。专家认为,距今5500年至5000年开始,一直到商周时期,这里都有史前人类活动,并形成聚落遗址。
福州市考古队蔡喜鹏说,这是首次在闽江下游遗址的昙石山文化层中发现旱作农业的成分,也是该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旱作农业的证据,为水稻和黍粟向东南沿海地区的传播提供了新的线索。(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考古 抢救 福建 挖掘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