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文物解码:唐代西域的饺子与馄饨
许多中国人有除夕晚上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历史悠久,传说众多。其一是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看到许多百姓穷困潦倒、饥寒交迫,耳朵都冻烂了。他目睹此景,非常难过,发明了“祛寒娇耳汤”,就是将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包在面皮里,捏成人的耳朵状,放进锅里煮熟,分发给穷困的病人。
张仲景关爱病人,大年三十还在为患者送医送药。为了纪念他,后人在喜迎新年的同时,除夕夜按照“娇耳”的样子制作面食,大年初一早上煮了来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由此形成了大年初一吃饺子的习俗。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饺子
饺子的另外一个称呼为“扁食”,据说这个词在宋代就已出现,是饺子传到北方草原后,蒙古族对它的称谓。因蒙古族性情豪放,饺子也被包得馅多皮厚。后来,蒙古族把饺子带到了世界许多地方,当时的俄罗斯人、哈萨克人、朝鲜人都会包饺子。
明代万历年间,一个叫刘若愚的太监撰写了《酌中志》一书,书中介绍了很多宫廷习俗:“初一日正旦日,五更即起,焚香发炮。饮食椒柏酒,吃水点心(即饺子)?;虬蛋欢谀冢弥咭圆芬凰曛?,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贺新年也。”这一记载表明,在明代就有了在饺子里藏钱的习俗,谁吃了这个藏钱的饺子,就意味着这个人在新的一年会大吉大利。
饺子在新疆的流传历史也十分悠久。195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里发现了饺子。饺子长约5 厘米、宽1.5 厘米,保存得比较完好。这些饺子的形状与现在的饺子相同,只是小了一些。
至今,新疆吐鲁番、哈密地区的维吾尔族依然称饺子为“扁食”,而生活在新疆喀什、和田等地的维吾尔族称饺子为“居娃娃”。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馄饨
馄饨是我国古老的传统风味小吃,维吾尔族称为馄饨“曲曲儿”,里面的馅以羊肉和洋葱为主,此外还有苜蓿馅和红苋菜馅等,都非常好吃。
从古文献记载来看,馄饨的历史更为悠久?!蹲印防镉幸黄⒀怨适拢菏澜缈毂俚刂?,有一个混沌的大神,他的相貌和人不一样,没有眼耳口鼻七窍,整个人就是一团大肉球。后来,有两位代表时间和空间的神给混沌凿开了七窍,世界出现万物,并且变得丰富多彩。学者叶舒宪认为,吃馄饨的礼俗与道家的创世神话密切相关。据《食物志》记载:“馄饨,或作浑沌”; 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中称之为“浑屯”。依据造字的规则,“混沌”是食物类,后来改换了偏旁就成了“馄饨”。
早在唐朝,新疆吐鲁番人就已经吃上香喷喷的馄饨了。1959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就出土了几个馄饨,质地为小麦面,长约3厘米、宽1.9厘米,虽然它们看上去很陈旧,但仍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迄今最古老的馄饨实物。
饺子、馄饨等具有浓郁中原汉文化特色的食品出现在新疆古墓中,反映了古代中原饮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
编辑:杨岚
关键词:饺子 馄饨 西域 文物 解码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