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北魏琅邪王司马金龙文物南博展出
标题:北魏琅邪王司马金龙文物南博展出——“琅邪王”是些什么人

1500年后,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终于“回”南京。近日,在南京博物院开幕的《琅琊王——从东晋到北魏》展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该展览将持续到今年4月。作为东晋皇室后代的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终身却没有来过东晋故都建康(南京)。他一直生活在北方,位居公卿,为帝师,娶公主。他可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他墓中的随葬文物会回到故乡展出。
其实,司马金龙的封号“琅琊”二字与南京也有密切的联系?!袄喷稹痹谀暇┑睦飞狭粝掠〖?,在今天的南京,还能找到和“琅琊”有关的地名。
说起“琅琊”,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安徽滁州的名胜琅琊山,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名句“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使得琅琊山在国内家喻户晓。
琅琊山距离南京只有七八十公里,很多人都曾去游览过。但如果穿越回到六朝,你会发现,“琅琊”不但是山的名字,也是皇族尊贵的封号,更是郡国的名称。
明代文人陈沂编纂过一本《金陵古今图考》,书中收录从先秦到明朝南京各个时代地图,其中的《东晋都建康图》反映东晋在南京建都时的政区设置情况。此图的右上角,今天的栖霞山(图上标为“摄山”)东边赫然有一个“琅邪”。这个“琅邪”是“琅琊”在古代的写法。
六朝的南京怎么会有“琅邪”呢?事情得先从北方的山东说起。南京大学历史系张学锋教授介绍,琅琊郡和琅琊国原本就在今山东莒县、日照、临沂一带。
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撰的《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中描绘了山东“琅邪”地名的演变:“琅邪”用于地名,最早出现于春秋,乃齐国“琅邪邑”,在今山东胶南县西南,是齐国的主要城邑和港口;越王勾践灭吴后,北上迁都于此。秦统一中国后,析齐东部沿海地区置琅邪郡,治所在琅邪县;东汉建初年间,改为琅邪国,以今临沂为国都,后恢复为琅邪郡;北魏时依然有琅邪郡,在今临沂附近;隋开皇年间废琅邪郡,大业年间又改沂州为琅邪郡;唐初恢复为沂州,天宝年间改回琅邪郡,乾元年间废除。此后,山东再无琅邪郡,但民国时期北洋政府曾经短暂设置过琅琊道。
琅邪国地域广阔,土地肥沃,受到中央政府重视。西汉、东汉、曹魏时期,多位身份显赫的皇室成员被封为琅邪王,最早一位琅邪王是西汉皇族刘泽。就连占据江南、并没有控制山东的东吴大帝孙权,也将自己第六个儿子,后来成为吴景帝的孙休封为琅玡王。
西晋建立后,司马懿第九个儿子司马伦、第三个儿子司马伷先后成为琅邪王。司马伷死后,其子司马觐受封琅邪王。司马觐死后,成为琅邪王的是他的儿子司马睿,就是后来东晋的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于西晋太熙元年(290)任琅邪王?!八韭眍R彩抢飞铣鱿值闹诙嗬判巴踔凶钪囊晃?。”六朝史学者、南师大教授王志高说。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相继发生,中原陷入无休止的战乱,大批北方人迁移到江南。从北方来到江南的人群中就包括司马睿。西晋永嘉元年(307),司马睿被朝廷任命为安东将军,镇守建邺(南京)。316年西晋灭亡,消息传到南京时已经是317年三月,琅邪王司马睿遂在南京重建晋王朝,史称东晋。318年,司马睿正式称帝,即晋元帝,改元太兴。
在两晋交替的动荡时期,大量的北方侨民涌入江南,为了安置流民,使他们对南方地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东晋政府在包括南京在内的统治区内设立了众多侨州郡县。出现在东晋南京地图上的“琅邪”就是侨郡之一。
史载,西晋灭亡时,北方琅邪国有很多家族渡江来到南京,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琅邪王氏、琅邪颜氏、琅邪诸葛氏等世家大族。六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导、王羲之、王献之等是琅邪王氏的代表人物。
司马睿即位后,在建康宫城北(今南京鼓楼至九华山以北)设怀德县(后改名为费县),安置琅邪国移民,属丹阳郡管辖,这是有史记载的东晋第一个侨县。
司马?;乖诘ぱ艨ぜ纳枥判翱?,设琅邪相,但这个琅邪郡并没有实际的土地。晋成帝咸康元年,琅邪郡内使桓温得到朝廷批准,以丹阳郡江乘县部分土地设立琅邪郡,琅邪郡城位于江乘县金城,也就是如今栖霞山附近的江边。
张学锋介绍,琅邪郡大致位置在今天沿长江、栖霞山南侧,东至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边的九乡河(古称江乘浦),西至幕府山和狮子山一带。
东晋设在南京的这个琅邪郡一直延续到南朝,后曾改为“南琅邪郡”,治所搬到今鼓楼区象山附近的白下城,一直到南陈时期才被废除。前后算来,南京的“琅邪郡”曾存在两百五十多年的时间。
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一南一北,长期存在两个“琅邪”。庙堂之上,能够担任“琅邪王”的,也都是皇室中极其重要的人物。
东晋时期,司马睿之后,先后封为琅邪王的有司马裒、司马安国、司马焕、司马昱、司马岳、司马丕、司马奕、司马道子、司马德文等。王志高教授介绍,其中的司马岳、司马丕、司马奕、司马昱、司马德文等都登上过皇位。
最后再来看看本文开头提到的安徽滁州琅琊山。据载,琅琊山的名称由来,其实与“琅邪王”有关,一种说法,西晋伐吴时,传说琅邪王司马伷曾率兵驻此;另一种说法,司马睿当琅邪王时曾寓居于此山,后称为琅琊山。
民国时期,南京进行城市建设时,城北新开辟道路用国内知名山川命名。1934年,鼓楼以西,位于西康路北段东侧的一条新辟道路就被命名为“琅琊路”,这条路上的“琅琊路小学”是南京著名的小学之一。
本报记者 于锋
编辑:杨岚
关键词:北魏琅邪王 司马 南京 邪王


IMF总裁说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但不会陷入衰退
英国寻求进一步推迟“脱欧”
东京目黑川两岸樱花盛开
埃及总统与联合国秘书长商讨中东地区局势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