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覆盖生命全周期的“中医办法”
“没病还去医院,这不是找麻烦吗?”11年前,全国首家治未病中心在广东省中医院成立,质疑不断。去年年底,广东省184家医疗机构建设了治未病科,全省治未病年服务近110万人次,曾经的首家治未病中心更是火到爆。而这个“历史性反转”恰恰折射出了“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行进轨迹。
■11年坚持治未病
发端于2007年的治未病中心有一套独特的体质辨识—健康咨询—中医特色干预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杨志敏介绍,如果有人前来就诊,一般先到体质辨识中心,确认自己属于哪种体质,目前健康处于什么状态,易患什么疾病。通过“辨识体质”后,到“健康调养咨询门诊”,坐诊专家会进一步进行综合辨识评估,根据评估结论制订一套包含生活方式、食养、导引、情志调摄、中医药特色干预在内的个性化的养生保健防病方案。最后,按照方案实施艾灸、针灸、按摩、拔罐、熏蒸、膏方、中药等中医药特色技术进行干预调理。其中,紧贴百姓需求的治未病特色门诊服务在医院已经遍地开花:体质调养门诊、病前状态门诊、膏方门诊、身心促进门诊、小儿保健门诊等应有尽有。医院还引进、研发了健康评估新方法、新技术,完善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体系,制订了8种体质调养服务包、经络调养服务包,8项特定健康状态人群调理方案,深化治未病协同创新。
2000多年前,治未病始见于《黄帝内经》提出的“上工治未病”。2000多年后,广东省中医院建立的治未病中心、中医慢病管理中心,经过理念梳理、专科建设、学科建设、服务平台建设、服务拓展等阶段,实现治未病从理念理论走向实践、形成服务模式,不断彰显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逐步形成“未病”“欲病”“慢病”3个层次的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与医院的临床疾病诊疗服务协同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医疗服务链,为同行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借鉴?!耙匀芷谖诵模弥幸教厣拧?,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的心愿正慢慢变成现实。
■延伸治未病服务链
在广东省中医院,专科与治未病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协作已经成为常态,是否制订重点病种中医治未病方案更是被纳入考核目标,并与科室分级管理挂钩。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强调,中医特色与优势可以在治疗疾病的全过程发挥,也可以在疾病发展的某个环节、某个阶段、某个侧面上发挥作用。在专科深化与中医特色疗法专业小组协作方面,广东省中医院有不少好办法。明确各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的全程优势或环节优势,逐一形成规范,并以此作为标准考核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以慢性肾衰非替代治疗临床路径为例,荞麦包外敷、中药沐足、艾箱灸等特色疗法被明确写入。据了解,截至去年7月,医院实施115项临床路径,入径率达95.64%。
杨志敏介绍,共同围绕专科主攻病种制订了药物和非药物于一体的“针药联用”综合治疗方案。希望以专科为核心,以病种为纽带,充分整合常规方案、急危重症、欲病—慢病管理,以及针药联用等方面的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步形成“融医疗、康复、养生保健于一体、全链条服务”的覆盖病种全周期的中医综合诊疗方案。
“特色疗法对于中医院来说,一定不能放弃。中医药临床治疗的含金量并不低,特色疗法是一个重要因素?!惫愣≈幸皆好撼ぢ烙癫ㄋ?。据了解,目前广东省中医院设立了7个特色疗法专业小组,牵头制定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以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建设项目”为载体,在全院组织开展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的编写工作,已经初步梳理了针对304个“病、症、证”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继治未病中心后,广东省中医院又在全国率先成立慢病管理中心,并开设医养结合门诊。杨志敏认为,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不能把目光局限于某项或某几项康复技术,而是要建立完整的中医慢病管理体系。医院慢病管理中心对20余个病种开展慢病管理,初步建立起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类风湿等疾病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方案,为1.5万余患者建档立卡。
■“雪球”越滚越大
“我到这里来是想看看自己持续性的背痛有没有办法治疗。有些日子,当我醒来的时候,甚至起不了床;想穿上袜子的时候,却无法够到双脚。”
这是2012年,美国《自然》杂志长篇报道《现代中医走进临床》中的一段论述。该杂志编辑在亲身体验了针灸、拔火罐等中医药疗法后,将感受一一记录下来。据了解,经过针刺、艾灸、拔火罐、刺血等一系列具有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传统疗法的治疗,这位编辑感受到背部疼痛得到了较大改善。临行前,他带走了几服中草药,甚至还想“加入医院打八段锦的群众队伍中,以此来强身健体”。
中医治未病不仅得到了国际认可,其国内的“雪球效应”正逐渐显现。“病人可以没有省中医,但省中医不能没有病人?!币孕幕恍牡睦砟?,让广东省中医院扎牢了根基。
当下,输出治未病科研、临床成果、健康管理系统让广东省中医院走进“后治未病时代”。治未病中医理论及方法还与养生、养老结合在一起,不断开疆拓土,健康山谷、医养结合研究院、国医馆养生中心等拓展项目层出不穷。
去年,广东省中医院牵头全省45家医院共同成立“岭南治未病联盟”,共建广东省区域治未病专科业务协作体系。据了解,该联盟主要从医疗、科研、教学、培训、产业化、应用推广等方面进行多方协作互助,推动各联盟成员的治未病专科、学科、服务平台、健康文化项目、产学研医用示范基地的建设。杨志敏表示,会将广东省中医院在技术、管理、标准、模式、信息化的积累“五位一体”地输出,帮助联盟医院的治未病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帮助多级区域中心的联盟医院发挥区域辐射作用,带动治未病服务、中医药健康产业、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协同推进。
11年的浇灌,让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工作开花结果:先后被确立为全国首批中医治未病试点单位、全国治未病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和组长牵头单位、国家中医治未病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治未病重点专科,并拥有“中医养生学”和“中医预防医学”两个重点学科。更为重要的是,治未病让更多人为“源头”上的健康着迷,不断刷新传统就医理念,成为健康中国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编辑:赵彦
关键词:覆盖生命全周期 中医办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