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七旬老人图解京城40年变迁
对话
“我用收藏记录下了这个时代”
北青报:您是如何开始收藏地图?
魏有华:1981年夏天,我在陶然亭附近一家工厂上班,偶尔会去逛附近南横街的跳蚤市场。有一天在地摊上发现一张1971年的《北京交通图》,地图中“文革”时期的新旧地名变化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比如北京的友谊医院、“文革”时期改名为反修医院…… 我花5毛钱将其买下,这相当于当年我在工厂食堂一天的伙食费。正是这次地摊淘宝为我打开了收藏大门,那年我33岁。
北青报:您的藏品出自于哪些渠道?
魏有华:上世纪80年代,我经常出入新华书店、中国书店、琉璃厂以及各类旧货市场,在故纸堆里寻觅和北京相关的地图文献,但收获并不大。我的收藏形成规模,还是要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那时潘家园和报国寺两个旧货市场成为收藏家的乐园,不分盛夏隆冬,每逢周末天不亮藏友们便聚集在潘家园市场,打着小手电在地摊上各取所需,我骑着28自行车风雨无阻,经常溜达几圈下来,旧地图、旧书便将两个布口袋撑得鼓鼓囊囊,搭在自行车货架两边满载而归。
无数次的出乎所知、补遗从前……经年累月,我的藏品“积沙成塔”。我目前收藏的地图达3000余件(套),藏品年代从清中后期至2018年,其中80%出自潘家园、报国寺等旧货市场。1995年,我专门找寻到一组单位淘汰下来的实木资料柜用于藏图,这组资料柜的体量相当于普通大衣柜。
北青报:上世纪90年代的旧货市场,为何会出现如此之多的旧地图?
魏有华:上世纪90年代,北京市区大面积拆迁,很多老家底儿沦为废品,大量流向旧货市场,且更新速度非??臁6谡庖宦蛞宦?、讨价还价之间,很多老物件变废为宝。现在我不经常去旧货市场,因为能感觉到好东西从数量上已经大不如前。当下的主要工作是对藏品进行整理和研究。
北青报:您总说时代成就了您的收藏梦,您的个人收藏能为社会带来什么?
魏有华:地图是疆土的象征,在中华民国之前,大多掌握在王公大臣手中。地图真正走向民间,是在中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得以普及。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地图的种类愈加丰富,延伸到百姓生活的多个领域,甚至发展成为一项小众的平民收藏。可以说,是时代成就了我的个人收藏,我通过自己的“大爱好”也为国家传承了历史文献。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七旬老人 京城40年变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