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从43张证书看乡村教育变迁
43岁的田俊军是河南省郸城县石槽镇第一初级中学的教师。在她居住的教师周转宿舍里,保留着她和父亲从教以来取得的43本“证”。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的巨大变化凝聚在这些小小的证件里。
粉笔书写出的全国优秀教师证
“这是父亲的全国优秀教师证。那时母亲常常唠叨父亲:工资低,还要靠她贴补家用;衣服脏,每天像个干泥水活的。”田俊军的父亲田坤亮是石槽镇小信庄的小学教师,一直到退休,都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人从头讲到底”,常常一节课下来,嘴里头发上衣服上沾满粉笔灰。
田坤亮在村里倒是很受村民尊重,许多家庭祖孙三代都喊他老师,他本人是全县闻名的以校为家的教师,“白天人在学校,回到家魂还在学?!薄K舻艏抑凶钪登囊煌分恚崖糁淼?00元钱捐出来建学校,还曾3次参加郸城师德报告团巡回演讲。在他的引导下,女儿田俊军也报考了师范学校。
不断升级的信息技术证
2003年8月30日,经过一个暑假的学习,已是石槽一中教师的田俊军拿到了“计算机初级培训合格证”?!跋乩镂E浞⒘?0台‘大肚子’电脑,配置低,但是它为乡里孩子打开了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门。”
接下来的几年,学校教学设备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教师们也在不断学习以适应变化。2005年,田俊军通过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考核,取得了合格证?!懊磕暄?2学时以上,这是基本的,除此之外,每年暑假都有集中学习培训。现在培训不但不要一分钱,培训期间还发生活补助。我去年暑假就参加了‘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性培训”。
现在的石槽一中,教师一人一台电脑,班班都是多媒体一体机,田俊军早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电脑搜索教学资源,制作随堂课件了。“现在上课大都是触摸点击,偶尔用粉笔板书,也早就是无尘粉笔了。老师吃粉笔灰的时代早过去了?!?/p>
含金量越来越高的教师资格证
有一个“证”,田俊军保管得格外小心仔细,那就是她的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改为国考之后,教师资格证的含金量明显提升了。以河南省郸城县为例,近3年补充了1153名教师,田俊军所在的石槽一中近3年就增加了11名教师,全部是本科生,有几个还是名校毕业生。名气更大的郸城一高,近3年更是吸引了85位硕士研究生。
田俊军明显感觉到,这几年乡村教师的待遇在提高。首先是晋升高一级职称的机会比城区学校多了。县里全面实施了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教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公务员工资12个百分点,落实了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工作补贴和农教补贴,同级别教师在农村任教比在城区任教每月工资又高出685元。县里每年都为教师免费体检,建设了800多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每年教师节,县、乡都要召开隆重的表彰奖励大会?!八渌滴一姑挥谢竦酶盖啄茄叩娜儆?,但是我也连年被评为优秀教师;虽说现在教师待遇不算很高,但是作为乡村教师,我还是很自豪、很满足的。我要努力向父亲看齐?!倍晕蠢?,田俊军充满信心。
快速变化的背后是巨大的教育投入。2014年至2017年,郸城县的财政教育投入均占当年财政支出的28%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仅教师培训,每年就投入经费上千万元,每年培训教师一万多人次。在校舍建设基本标准化的基础上,2015年以来,郸城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78亿元,购置计算机1.3万台、图书126.7万册,以及大量教学仪器、音体美设备等,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实现“校校通”“班班通”。
信息化拉近了乡村学校和名校的距离,石槽一中的学生随时可以听到北京名师的讲课。像石槽一中这样,郸城县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了河南省义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郸城县也于2017年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记者 王胜昔 通讯员 张本宝)
编辑:曾珂
关键词:从43张证书看乡村教育变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