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彭华:没有一顶“帽子”,却是真正的师者

2018年11月26日 14:05 | 作者:郑天虹 黄浩苑 | 来源:半月谈网
分享到: 

他没有一顶“帽子”,却用17年的时间让中国丹霞成为世界丹霞;他辞去系主任职务,延迟了职称评定,隐瞒病情四上青藏高原,只为实现学者的价值,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他挂名丹霞开发的总工程师,分文不收,只为把学术积累转化为扶贫力量;他发了人生第一个微信朋友圈,只因意外发现了有开发价值的资源,看到了地方脱贫的希望。

他慷慨资助学生,却在批改学生论文上锱铢必较;他没读过研究生,没留过学,是中山大学学历最低的教授,却受到了学生和同事的普遍爱戴和认同。

他是谁?他就是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彭华。今年1月8日,彭华因心脏衰竭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年仅62岁。这位病逝前一天还在为学生批阅论文至凌晨的老师,曾把中国丹霞地貌推向世界,曾用学术力量带动粤北脱贫。

师者风范:对学生的慷慨和对学术的“计较”

闫罗彬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他是彭华的博士研究生??佳芯可?闫罗彬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面试,由于面试没发挥好,闫罗彬担心落入自费名额?!暗笔迸砝鲜Χ晕宜?‘没关系,交学费是老师的责任’。让我不必为学费的事情担心?!?/p>

为困难学生垫学费、生活费,资助学生进行科学考察、教学实习以及参加国内外会议,对彭华来说是常事。据彭华夫人丰秀荣回忆,有个硕士生的母亲得了癌症,夫妻俩听闻后,立刻掏出1000元。后来这个学生的母亲去世了,夫妻俩一直资助他完成学业。

在学术上,彭华却“斤斤计较”于讲义内容与治学态度。上过彭华课的学生都说,他不是拿一个教材或讲义照讲一遍,而是让学生去思考,接受与批判由学生去决定。

“他上课从不用课本,而是自己每年更新讲义和推荐的参考资料。上旅游规划课,他每次开课都要先给学生一串问题,引导学生颠覆传统的认识,形成新的思维方法?!币晃簧瞎砘蔚谋究粕?。

彭华是中山大学学历最低的教授。没读过研究生,没留过学,在中大这个人才集中的地方,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许多人收到他邮件的时间常常是在凌晨三四点。据不完全统计,彭华编写讲义累计80多万字,多次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良师”。

一位硕士生说,彭老师对学生的论文要求非常严格?!八谎献酝?让我改完小论文,再改大论文,每次都改得‘一片红’?!毖芯可悠舳畚牡酱鸨?一般要在彭华手里过5遍,开题、研究大纲和研究计划、初稿、定稿、预答辩5个环节,每个环节彭华都要亲自批阅和修改。

闫罗彬说:“读博士的时候,我有点急功近利,有一篇论文并未达到彭老师的要求,却急着想发表,老师当时发了很大的脾气,说如果你的追求仅仅在于发几篇论文的话,我对你的学术从此不抱任何希望。”

民族情怀:为微渺的申遗机会拼上17年

彭华1992年开始倡导丹霞地貌科学研究走向世界。1999年,他担任丹霞地貌研究会理事长,开始致力于丹霞地貌的学科建设和丹霞地貌研究的国际化,主持了丹霞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并作为首席专家主持中国丹霞集体申遗,推动丹霞地貌走进国际地貌学最高学术殿堂。

丹霞申遗包括贵州赤水、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等6个单位,参加单位多、涉及面广、影响大,是中国申遗史上较困难的申报项目。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世界自然遗产和风景名胜管理处处长左小平说,彭华老师一直全身心投入,亲力亲为,努力了17年,对申遗成功居功至伟。

在中国丹霞申遗工作遭遇到国际上不公正的评价而面临被“推迟申报”的紧急关头,彭华率领专家组在短短1个月内,找出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报告中5个方面、10多处错误,并飞赴巴黎和日内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等相关官员和代表进行磋商。最终,中国丹霞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申遗成功。

“丹霞研究本是学术界的事,彭华投入毕生的心血促成申遗,目的是使中国研究引领世界。”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郭福生说,彭华认为中国对丹霞地貌的研究已有80多年,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申遗是使其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重要途径。此外,他也希望借助申遗使丹霞地貌得到永久保护。

大爱无疆:行走在大地上的人民学者

彭华是一个学者,为了实现学者的价值,他不顾病体,四处奔走,所到之处,留下的是尊重和佳话。

“很多人为了拿项目,去拿很多‘帽子’,他一顶都没有,他就是潜心做学问。他鼓励我搞科研要不怕坐冷板凳,要坚持走下去,总有一天会有价值,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蓖略菜?他把光和热留给了大家,把正能量留给世界,压力和痛苦自己承担。

为专心研究丹霞,他辞去了系主任的职务,延迟了职称评定;为了把景观开发出来,他隐瞒病情四上青藏高原;为了把学术积累转化为扶贫力量,他挂名作为丹霞开发的总工程师,分文不收,为地方品牌培育无私服务到生命最后一刻。

“别人都是立项后才干活,在彭华这里不是这样,只要是对丹霞好、对地方发展好,他就去做?!狈嵝闳偎?没收一分钱,彭华就给韶关市仁化县做了旅游规划,直接促进当地旅游收入翻番。

为了亲自去西北进行田野考察,彭华隐瞒了4年的体检报告;只要还能看得见,他一定不结束考察,晚饭常常是一桶泡面半块馕;碰到泥石流,司机都不敢开车,他还下车去采样;凌晨一点发生地震,其他人都往空旷处跑,彭华还在书桌前做第二天的考察规划……

2017年,彭华去陕北考察,意外发现了有开发价值的资源,看到了地方脱贫的希望,高兴地发了人生第一个微信朋友圈;粤北丹霞山的村民把他当亲人,卖水果的、卖菜的、卖景区纪念品的,甚至是景区员工,看到彭华,都争着请他到家里做客。

2018年1月8日,“师者楷?!迸砘涝独肟苏飧鏊劝?、奉献了一生的教学科研生涯。按照他生前的意愿,他的所有科研经费将留给学生搞科研,粤北当地政府奖励给彭华的10亩地也将建成丹霞研究院,培养他的传承人。(半月谈记者 郑天虹 黄浩苑)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丹霞 青藏高原 中山大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