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功甫帖》之争背后的利益迷局
沪上知名收藏家刘益谦去年购得苏轼《功甫帖》后,不料遭遇上海博物馆3位专家撰文称假,随即引发了一场真伪大讨论,至今尚无定论。看似渐趋平静的事件,近日却又起风波,看真的市场人士将看假的文博人士告上法庭,不过双方打的是名誉权官司。
5月26日,拍卖师季涛诉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杨丹霞案在北京朝阳法院奥运村法庭开庭,当日法庭并未宣判,将于6月19日再次开庭。值得关注的是,这场官司曝出了《功甫帖》真伪新的内幕以及背后看不见的利益网。
真伪论战引发官司
原告季涛是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发表多篇有关《功甫帖》真伪讨论的博客认为,“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和规定博物馆专家的职责,禁止专家到企业兼职;不许可以博物馆专家身份在市场上做鉴定和评估;出席在电视节目中的官方文物专家们应该多讲文物历史知识,避谈真伪和价格。”
季涛称现为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的杨丹霞,于今年1月11日在新浪微博注册小号“Mr让阿让”,此后,杨丹霞在该微博上冒充香港人士的口气,多次发布蓄意谩骂、贬损、侮辱他及内地业内其他诸多学者名誉的言论。
原告律师列举了相关言论,如“季涛之流伪公知以打群架泼妇骂街方式弹压异己……收藏界资本家的乏走狗可以休矣。” “遇不同意见即犬吠连连,污蔑别人五毛党。此货,实为古玩行搅浑水大公害也!”
因此,季涛方面认为杨丹霞具有主观故意,侵犯了季涛的名誉权,影响了他人对季涛的社会评价,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要求法院判令杨丹霞立即停止对季涛的侵害行为,删除新浪微博上针对季涛的侵权言论;在新浪微博首页上发表向季涛的道歉函;赔偿季涛经济损失3065元并承担诉讼费用。
此次开庭审理后的5月29日,季涛发表了一篇博文称,他写的多篇谈《功甫帖》的文章,都只是在谈市场的规矩以及对上博无缘“挑事”真相的挖掘,没有涉及《功甫帖》的真伪问题。因为他认为,那是国内极少数的人才有发言权的事情,而且即使有学术论文做支撑或许都难以说清的事情。
不过,在该博文中季涛反驳了杨丹霞关于说《功甫帖》“一眼假”的问题,他说:“无论你是谁,请拿出证据来,写出一篇像样的、经得起大家批评推敲的鉴定报告来……没有鉴定报告,你说假就如同网上总有人随便说故宫的《五牛图》、《清明上河图》为假一样不靠谱。”
故宫专家曝出曾“看假”
此前关于《功甫帖》的真伪论战中,藏家颜明曾发致刘益谦的公开信,称《功甫帖》拍卖前曾帮刘益谦咨询故宫和上博专家意见,并转达了专家一致看假的意见。而杨丹霞在5月26日发表的说明中也提道,在拍卖前,她已通过颜明转告刘益谦“不看真”,也与其顾问朱绍良多次表示疑点较多应当慎重。
杨丹霞透露:“今年元旦,上博3位专家发表了文章,刘益谦当天中午12点多打我手机(有联通通话记录单为证,刘益谦手机号137****3333为主叫方,时长3700秒),问我现在上博的文章出来了,‘你说我怎么办呢杨老师?’我建议他退货,他说:‘不能退呀!我这个《功甫帖》回来,区里领导向市里打了报告,政府替我交了进关的钱,我现在退,怎么退呀?’”
杨丹霞称刘益谦曾提出把《功甫帖》送到北京,让她研究几天,然后看能不能写篇文章质疑上博专家的观点。她拒绝了,因为《功甫帖》是“开门假”的东西。但是,考虑到古玩行业的行规和收藏家的面子,杨丹霞表示不会在公开场合以“故宫杨丹霞”的身份对《功甫帖》说不好。
在这份说明中,杨丹霞直接表明了对《功甫帖》真伪的看法,“凡是见过苏轼真迹的人、对宋代书法有研究的人、练过几年毛笔字的人,只要他眼睛没毛病,平心静气、不带私心杂念来看这件《功甫帖》,其结论与我没什么不同。”杨丹霞认为:“这类假货不是可以靠嘴硬、人多、嗓门大、不停地说,打群架式的所谓‘学术研究’,或者打着所谓‘科学’旗号的仪器检测就能指鹿为马、让人信服的。”
对于此前为何一直匿名评论的做法,杨丹霞表示是因为答应了刘益谦不表态,直到网上陆续出现了李路平、季涛、朱绍良等人捏造、转发上博曾藏《功甫帖》、钟银兰老师故意把《功甫帖》说假的谣言。
“我觉得,观点可以各自表述,甚至某些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一定要说这件《功甫帖》就是真苏轼,也不关我事;但造谣可耻、可恶,必须要有人揭穿他们。碍于对刘益谦的承诺,我只好使用化名注册,这纯属不得已而为之。”杨丹霞称这才是她斥责季涛的真实原因,而并非是因为季涛主张博物馆专家不应在市场中鉴定的言论,并称要感谢季涛,是他的起诉打破了其对刘益谦承诺不公开表态的魔咒。
刘益谦称
《功甫帖》是照妖镜
在季杨二人打起名誉权官司后,刘益谦随即发声明《我所知道的杨丹霞》,该表态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刘益谦表示,《功甫帖》是书画鉴定家徐邦达认定为真迹的,杨丹霞这样说完全是不尊重前贤,他此前打电话给杨丹霞是想请她看一下原件,并没有请她撰文质疑上博专家观点一说。
按照刘益谦所发的声明,其与杨丹霞是在购买《功甫帖》之后通的电话,“这时候,北京的一位老朋友向我推荐了杨丹霞女士,并给了我她的电话号码。我给杨丹霞打电话,问她对《功甫帖》的看法,她说不看好,问她为什么不看好,她又说不出具体的理由,只是劝我退货。”“我说我已经请故宫的权威老专家看过原作了,他认为是真迹,想请她也看看原作,哪怕她同意上博专家的‘双勾廓填’说,也可以写文章说明为什么是‘双勾廓填’。她说不看原作,又说以前没有对《功甫帖》发表意见,以后也不发表意见。”
对于“开门假”一说,刘益谦反驳道:“上博专家钟银兰、凌利中为了证明《功甫帖》是‘双勾廓填’,用了近万言的文字。当‘双勾廓填’遭到体无完肤的批驳时,他们又用了数万字来改口论证《功甫帖》是所谓的‘摹本’。杨女士的一句‘开门假’等于把真伪两方都同时绕了进去,既然是连初级书法爱好者都能看出来的假货,那么正反两方花这么多的笔墨来论证,岂不都是傻帽儿?在古玩行、在拍卖行、在私下交流时,‘开门假’或许是一种痛快的表达方式,但是在学术论辩时,‘开门假’就成了很不严肃的信口开河。”
刘益谦曾经戏称《功甫帖》是一面“照妖镜”,他说:“在《功甫帖》这面‘照妖镜’面前,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是照出今人的傲慢与冷漠,而有时候,傲慢比冷漠对文化的伤害还要大,更不用说谩骂与诋毁,尤其是来自传统文化堡垒内部的人躲在暗地里的谩骂与诋毁。”
话语权与利益纠葛
在当下的收藏圈,听到对一件藏品真伪的纯粹学术性评判,不掺杂任何其它因素,似乎变成一件很难的事情,特别是当这件受争议的藏品背后是大价钱、大藏家、大公司时,即便有这样的学术性判断,其幕后真相能被公众知晓和认可,似乎也非易事。
杨丹霞在说明中称,个别拍卖行老总也迫于刘益谦的压力多次打电话来,要求她明确表态“力挺毛毛(刘益谦小名)”否则就是站在对立面上去了等等,这种逼迫大家选边站队的做法,使她不胜其扰。
而季涛则在微博上称支持杨丹霞的目前有三种人,其中一类是与杨目前有利益捆绑或者想利用其光环沾点利益的业内人士。
这并非《功甫帖》之争特有的现象,在收藏市场上,一些藏品背后往往依附了太多的利益纠葛,比如艺术品买卖、信托、抵押融资等直接收益,比如话语权、鉴定权、声誉价值、机构价值等间接利益,并且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更掺杂了一些官方因素。
此前关于《功甫帖》的关税也曾是讨论关注的问题之一,刘益谦表示完全是依据国家保税区相关政策入关的,履行了正常的法律程序。“我怎么会因为计较正常的入关程序问题而去丢买低级假货这个更大的面子?至于说我是因为政府特批保税入关和面子问题而死撑不肯退货的,恐怕是不了解政府的保税区政策,也不了解我的作风。”
如果《功甫帖》因争议退回,那么关税要怎么算?会不会颠覆实战派和文博派专家的话语权之争?各方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损失有多少?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真伪问题,是《功甫贴》不能承受之重。
编辑:付裕
关键词:功甫帖 丹霞 刘益 季涛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