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重磅原创!本报本网带你走近新时代的孔繁森,一样让人泪奔
只有当你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才知道,大自然有多壮美就有多残酷!援藏干部们在高寒缺氧、紫外线强烈的环境里长期工作生活,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可他们依然远离家乡和亲人,一拨又一拨、一茬又一茬地奔赴西藏,正如他们的优秀代表——孔繁森一样,缺氧但不能缺精神。
2018年8月16日晚,河北的一名援藏干部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微信:“第六批援藏干部、陕西电信援助阿里电信的余波同志,因长期缺氧导致急性肾衰竭,于今天18:30左右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世长辞,沉痛哀悼援友!”
“他才36岁啊,这么早就走了!”听到这名援藏干部微信语音里哽咽的声音,刚从西藏阿里采访回来的记者沉重的内心又多了一份沉痛。
“余波们”明明知道,在高寒缺氧、紫外线强烈的环境里长期工作生活,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可他们依然远离家乡和亲人,一拨又一拨、一茬又一茬地奔赴西藏,正如他们的优秀代表——孔繁森一样。
2018年7月18日——8月2日,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一行4人组成的采访小组参加了中宣部组织的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中央媒体赴藏采访团,先后采访了数位援藏干部。巧合的是,有两位名字中都有个“军”字。“军”在西藏人民心中是个神圣的字眼,藏语称解放军为“金珠玛米”。
缺氧但不缺精神
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历史悠久的大昭寺、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碧波如镜的玛旁雍错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西藏美丽圣洁、神秘高远,令人心驰神往。
“只有当你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才知道,大自然有多壮美就有多残酷!”来自北京的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副校长孙向军回忆着当年刚到拉萨的感受。
孙向军个子不高,戴一副金边眼镜,俨然一介书生。2013年,中央党校作为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的对口支援单位选派援藏干部。当时,在党校工作的孙向军主动请缨提交了申请。当年7月,他成为了中央党校第七批援藏干部。

孙向军和记者聊起“老西藏精神”
刚到拉萨不足一个月,孙向军就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到日喀则、阿里地区16个县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然而刚到海拔4700米的阿里措勤县,他就感冒发烧了。在高原上感冒发烧可不是件小事,严重者极有可能会导致肺水肿和脑水肿,从而危及生命。最保险的办法就是返回拉萨治疗、休息。
“任务没完成,怎么能中途回去!”孙向军选择了一个土办法:拼命喝热水,感冒冲剂一次就喝上四五袋,然后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发汗,就这样扛了两天,居然好了。

孙向军到藏族百姓家里探望
“在西藏缺氧但不能缺精神,没股子精神头,啥也干不成!”孙向军凭着这股子执拗劲儿,用5年时间跑遍了西藏所有的边境村,在“治边稳藏”理论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组织编写了“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研究丛书,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新时代 援藏干部 孔繁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