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逾3000亿专项基金加速进场 民企融资迎春
四季度股权质押到期市值料达3426亿 民企债券融资能力严重退化
逾3000亿专项基金加速进场 民企融资迎春
专家称纾困资金使用应坚持市场化原则,民企融资长效机制亟待建立
民营企业发展遭遇的融资困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近两个月,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化解企业融资难题?;航馍鲜泄竟扇ㄖ恃悍缦?纾困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已经成为当前经济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粗略统计,从金融机构到各地政府,当前逾3000亿元的纾困基金正在加速进场。专家表示,这些资金的运作使用应坚持市场化原则,更重要的是,建立民营企业融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政策暖流涌动
针对民企发展困境,中央喊话的层级之高、政策落地的密集程度前所未有。种种迹象显示,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已经成为当前经济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
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对于中国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11月1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传递出的讯息显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其中针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出,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要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把银行业绩考核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挂钩,解决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要扩大金融市场准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发挥民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股权和债券等融资渠道作用。对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有关方面和地方要抓紧研究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避免发生企业所有权转移等问题。对地方政府加以引导,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前景的民营企业进行必要财务救助。省级政府和计划单列市可以自筹资金组建政策性救助基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在严格防止违规举债、严格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前提下,帮助区域内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新兴行业等关键重点民营企业纾困。要高度重视三角债问题,纠正一些政府部门、大企业利用优势地位以大欺小、拖欠民营企业款项的行为。
此前10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则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对此要高度重视,增强预见性,及时采取对策。会议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11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聚焦于缓解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嵋橹赋?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切实做到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要拓宽融资渠道,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解决不愿贷、不敢贷问题?;嵋榛咕龆ń徊椒⒒诱匀谧实1W饔?使金融更好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此前召开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会议也强调,特别要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实施好民企债券融资支持计划,研究支持民企股权融资等。
11月8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强调,坚决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要进一步减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限制,推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部委层面,这一工作也成为重中之重。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多个部门密集发声并出台相关政策,落实中央的政策要求。对于这些措施的落地情况和效果,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近日还派出督导组,兵分七路,进行实地督导。
社融陷入低谷
在当前民营企业发展转型所遭遇到的困难中,“融资的高山”最为引人关注,由此衍生出了债务违约、股权质押等一系列风险。2018年以来,民企尤其是上市民企股权质押平仓、信用违约事件频频发生,凸显出当前民企的融资困境。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尤其是上市民企的股权质押平仓事件屡屡发生,且往往会引发个股的踩踏式下跌,已经成为A股市场的“心腹大患”。万和证券研究显示,当前股票质押总体规模达4.61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10.32%,其中场内质押规模为2.10万亿元,占比45.56%。A股拥有未解押股票质押的公司为3542家,占A股总上市公司数量的99.13%。
东吴证券表示,根据交易所披露数据推算,目前场内的存量融资余额已降至1.44万亿元。据其推算,股价下跌导致场内的履约担保率降至历史新低的149%,风险升级。同时融资环境收紧令大股东面临资金压力,预计今年四季度为股权质押到期高峰,估算将到期融资金额约3426亿元,展期面临压力。
从债券市场来看,基本面条件和金融条件的双重收缩已经使得民企成为债务违约高发群体。数据显示,2018年10月债券市场共有7家发行人首次发生违约,均为民营企业。今年下半年以来,违约增多叠加交叉违约条款的触发,民营企业债券违约规??焖偕仙?。
无论是股权质押平仓还是债务违约,均凸显出当前民企面临的融资困境。东北证券研究显示,目前的民企利差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具体来看,其高于2012年4月以来80%以上的时期,仅次于2014年二季度、2016年下半年,与2017年8至10月相当。另一方面,当前民企的盈利能力虽不及2012年,但融资成本却更贵。与此同时,尽管今年社融债券融资较去年大幅改善,但民企债券累计净融资却较去年严重恶化。今年1至8月,民企累计净融资1877亿元、国企累计净融资15541亿元,而去年同期数据是民企4508亿元、国企2142亿元,前年则是民企8696亿元、国企19366亿元。分析表明,当前民企债券融资能力已退化至2012、2013年的水平。
中信建投分析师杨荣认为,前三季度,尽管有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增加和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张,但是由于表外融资下降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远远抵补不了,从而带来社融规模的大幅下降,这就构成了社融的缺口。前三季度较去年同期表外融资减少近5万亿元,但是贷款和直接融资的增量只有2万亿元,整体社融的“融资缺口”接近3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是主要的受影响主体,因为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大部分流向民营企业。预计2018年前三季度新增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规模仅为2.5万亿至3万亿元。
各路资金驰援
当前,整个金融体系正在全面行动起来,全力化解民营企业流动性困境。值得注意的是,在落实中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要求方面,此次各个地方政府、地方国资委表现得尤为积极。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从债券、信贷、股权三个融资主渠道,采取“三支箭”的政策组合,支持民营企业拓宽融资途径。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则表示,初步考虑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近一段时间以来,四大行先后出台支持民企融资的政策,工商银行与百家民营骨干企业签署《总对总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发布支持民企20条,农业银行发布支持民企融资22条,建设银行发布支持民企融资26条。
11月16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主持召开部分证券公司负责人专题座谈会,会议要求行业进一步发挥市场中介的专业力量,继续以市场化、专业化、多样化方式,尽快、务实、有效地服务和支持具备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走出困境。近日,证监会还组织开展交易所债券市场信用?;すぞ咭滴袷缘?促进民营企业融资。
来自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最新消息显示,截至11月12日,共有11家证券公司设立的11只证券行业支持民企发展系列资产管理计划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成立规模总计228.21亿元。中基协还表示,下一步大力支持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发挥资产管理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支持具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渡过难关,长期健康发展。除此之外,一些券商还发起设立了基金纾困民企融资。银河证券成立600亿元银河发展基金,由银河证券牵头,联合央企、地方国企、金融投资机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等共同发起设立银河发展基金(母基金)。基金会设立针对?;汗扇ㄖ恃豪训淖ㄏ钭踊?以帮助化解民营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流动性困境为主要投资方向。
险资方面,11月9日,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景星”系列专项产品在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完成登记,该系列专项产品目标总规模100亿元,旨在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化解优质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在此之前,国寿资产、太平资产和人保资产已经先后设立了纾困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专项产品,目标规模分别达到200亿元、80亿元和300亿元。此前,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确认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
地方层面,迄今为止包括深圳和北京在内,山东、福建、四川、安徽等多个省市的地方政府和国资委均已出台相关驰援政策,以市场化的形式开展化解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的驰援行动。
11月15日,山东省国资委表示,山东国惠、中泰证券将联合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约40亿元的资本市场纾困基金,由债权、股权两类基金组成,其中债权基金主要化解上市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风险,股权基金用于上市公司健康发展,也用于通过协议受让、大宗交易受让大股东股份。
北京市近日推出一批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纾困的硬招。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问题,建立了“股+债”的支持方案。市、区和社会资金基金共同建立总规模超过350亿元的纾困“资金池”,支持上市企业开展股权融资。鼓励北京地区符合条件的平台和机构,在沪深交易所发行纾困专项债,支持民营企业进行债券融资。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扩大市级融资担?;鸬?00亿元,设立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设立70亿元的再贴现额度专项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继续用好300亿元的常备借贷便利额度。在此之前,北京海淀区属国资和东兴证券发起设立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展基金,基金规模100亿元,首期20亿元已完成募资,通过受让不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10%的股权,帮助民营科技上市公司化解股权质押风险等。
11月13日,安徽省最大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安徽省投资集团与海通证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共同发起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的“长三角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该基金计划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30亿元,安徽省投资集团负责筹集15亿元,海通证券负责在沪等地筹集15亿元入皖。据了解,该基金短期目标是为了缓释安徽等长三角区域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助力民营上市公司走出困境。
浙江省国资与农银金投、农行浙江分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有限合伙基金协议》,开启“浙江省新兴动力基金”的发起和设立工作,合作投资目标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主要投向浙江省内上市公司特别是民营上市公司,用于缓解企业债务压力,化解近期金融市场风险。据了解,浙江省正研究制定纾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困难的行动方案,将采取多种方式化解民企流动性风险。
市场化解困
专家表示,各路纾困资金使用应坚持市场化原则。更重要的是,当前已公布或实施的政策措施,多数用于民营企业融资的暂时纾困,建立民营企业融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核心在于建立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
近一段时间以来,为了解决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中央及相关部门果断行动,对民营企业进行帮助,其中特别在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不过,也有一些市场声音担忧这些行动可能造成银行资产质量的下降,给金融体系带来新的风险。有专家表示,这一观点没有充分认识到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对我们当前实现“六稳”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到民营经济在中国高质量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没有认识到我们当前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推出的各项政策并不是“大水漫灌”。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针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推出的政策,既不是“运动式”的,也不是“大水漫灌”。根据中央的精神,要对地方政府加以引导,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前景的民营企业进行必要财务救助。省级政府和计划单列市可以自筹资金组建政策性救助基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在严格防止违规举债、严格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前提下,帮助区域内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新兴行业等关键重点民营企业纾困。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此次化解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的问题,虽然有临时性的措施,仍是以市场化、法治化为主导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公司治理完善、负债水平合理、履约记录良好的民营企业提供和国有企业同样的信贷支持,避免了行政干预和道德风险,并且注重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长效机制。(记者 吴黎华)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融资 民营企业 亿元 民企 基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