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单打独斗难以为继 民企“抱团投资”崭露头角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转型升级阶段,民营企业正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益化发展阶段过渡,过去依靠企业自身“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也难以为继。当前我国东、西部地区的一些民营企业在政府引导下,纷纷积极探索“抱团投资”新模式,搭建共同投资平台,聚合大量民间资金,在共谋发展的同时,也有效服务了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民企“抱团投资”正步入爬坡过坎关键期,这一新模式在公司治理机制、产业投资方向等方面存在一些障碍需要克服。
新探索:平台聚合资本
陕西和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31日,是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陕西省工商联牵头、省内十多家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目前陕西省最大的民营投资公司,公司注册资金42亿元。
陕西和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韩东升说,随着2014年8月全国工商联牵头的中国民生投资公司成立,各地类似中民投这样的民企投资平台相继成立,目前国内包括陕西、浙江、重庆、四川、广东等省都有相应的“民投”公司。陕西和谐投资公司成立的时间相对更早一些,其初衷是为了通过整合民间资本的方式提升陕西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内类似陕西和谐投资公司这样的民企联合投资平台数量不少。如重庆渝商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聚合了50多家重庆民营企业的34亿元资金。2017年3月成立的潮州民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由当地百家民营企业共同参股投资,首期实缴资本金超过10亿元。
在浙江,8家浙江民营龙头企业和工商银行浙江分行于2015年4月共同发起创立浙江民营企业联合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首期注册资本金达50亿元。“浙民投”副总裁周冠鑫说,浙江长期以来就存在庞大的创富群体,还有在国内举足轻重的浙商资本,如何将这些力量集聚起来,发挥联合投资的功能,聚合民企有生力量、有效要素和经营思路,是“浙民投”想要解决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各地的民企联合投资平台几乎都是在当地工商联牵头下成立的,从而在业务发展和公司运行上得到有效的引导和管理。一些地方的投资平台,还吸纳了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出资人,财政资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016年2月成立的四川川商返乡兴业股权投资基金,由四川省出资3亿元,新希望集团出资3亿元,首次募资金额达42亿元。川商总会会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说,川商基金运行以来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已投资的5亿多元全部用于支持四川经济建设,基金团队专业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强,核心团队主要来自香港和北上广深知名投资机构的高级人才,未来必将会成为助推川商返乡兴业的重要引擎和抓手。
新苗头:警惕不干正事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各地民企联合投资平台方兴未艾且成效初显,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障碍和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一些平台不懂得投资行业的规律和特点,导致“念歪经”。记者在几年前曾接触过西部某省一家由陕北煤老板组成的联合投资公司,当时这家公司提出将把煤炭行业的资金用于新能源投资,实现民营资本由“黑”到“绿”的转变。但记者日前在这家公司所在的开发区了解到,这家公司这几年来并没有投资在新能源上,主要是几个股东对于新能源行业并不了解,也没有聘请有力的团队帮助运营,现在除了在所在开发区盖了几栋楼外并没有什么作为。
再者,公司治理机制有待完善。韩东升说,民企联合投资平台出资人较多,来自不同领域,抱团后容易产生意见不一致。特别是一些公司股东股权相同的情况下,“一人一票”容易导致决策分歧,相持不下的结果就是错过了投资机遇。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明确股东和管理层的不同职责,将具体运营交由管理层负责,股东则只负责重大决策和绩效考核,从而实现精准高效的投资。
此外,投资方向难寻阻碍发展壮大。西部某省2011年曾组织传统能源行业的多家民营企业组建了大型联合投资公司,但运作几年时间内难以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导致许多股东萌生退意。这公司后来被当地一家大型民营企业收购,原本计划的聚合民间资本的目标也不了了之。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一些管理较为规范的民企联合投资平台已经实现了良性运转。如陕西和谐投资公司2016年实现净利润3.3亿元,资产总值从最初的42亿元增加到58亿元,公司投资的西安炬光科技公司2014年估值为3.66亿元,到2016年底估值达到了8亿元。而“浙民投”成立后投资5亿元布局的13个早期科技项目,涵盖了无人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目前这些项目大部分已完成利润目标实现退出,部分项目已进入下一轮融资阶段,估值相对“浙民投”刚刚进入时已有大幅提升。
老问题:共性难题待解
山东、重庆、福建等地多家民营企业负责人都向记者反映,当前有三大共性难题待解。一是“融资难”“融资贵”。据了解,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门槛偏高,存在“嫌小爱大”“惧贷惜贷”现象,大企业送贷上门,小企业求贷无门;大企业得到的是信用、长期、低息贷款,小企业基本得不到信用贷款,要么资产抵押,要么担保,且多是短贷、流贷、高息贷。
另外,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贵问题也很严峻。重庆市工商联调研发现,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包括银行贷款利息、第三方收费、担保费等。比如,某民营企业贷款1000万元,必须将500万元回存银行,企业实际贷款只有500万元,却要支付1000万元的利息。
据重庆市工商联测算,各项融资成本相加,民营企业银行融资成本年利率在13%-15%之间。同时,贷款手续繁杂,需要1-2个月时间,影响了融资效率。“融资难”“融资贵”使一些民营企业老板感觉一年只干三件事——为群众服务解决就业,为政府服务缴纳税金,为银行服务还本付息。
二是中小企业“入园难”?;褂胁糠置裼笠蹈涸鹑朔从?受投资强度、投资规模等较高的入园“门槛”影响,中小企业很难进入工业园区。地方政府优先给规模以上企业、招商引资企业供地,一些获得土地的企业又借机高价转让、租赁、再次招商从中牟利,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获取土地难、“入园难”。
三是“用工难、人才缺”仍是制约瓶颈。记者调研了解到,“高级人才难引进、普通工人难留住”是当前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的共性难题,部分小微企业“除了老板和老板娘,员工大部分都是新来的”。另外,民营中小企业引进高新技术人才能力更弱,很多企业中高层管理和科技人才任职时间平均不到3年,民营企业普遍面临技术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的困境。
民企可持续发展仍有待政策扶持
业内建议从融资、土地、人才等方面为企业助力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近期我国民营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利润率有所提高,投资信心逐渐增强,一些民企联合投资平台也实现了高效和良性运作。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未来民营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相关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出台“一揽子”扶持政策予以破解,从融资、土地、人才引进等方面加以支持。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山东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施可丰公司的化肥生产厂区时,看到从全国各地赶来等待购买化肥的卡车,在工厂门口排起了长队。
“近期公司经营形势大好,得益于近几年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向市场推出了液体肥、缓控肥、增值肥等新型肥料,以及加肥机、加肥车等新型机械,受到各地消费者欢迎,公司盈利比2016年同期提高50%以上?!笔┛煞峄す煞萦邢薰炯际踔行淖芫砩勖魃?。
不仅是施可丰公司,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已成为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从2017年4月至6月,位于山东潍坊高新区的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正投入巨资,进行大规?!袄┐笤偕?。改造后,企业产能将从目前年产15万台提升至25万台。加上年底还将开工建设一条年产30万台的新生产线,企业年产能将扩至55万台。
“公司产能大踏步向前迈进,得益于市场对公司技术创新的认可。”盛瑞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卫强说,从2010年做出实验室的第一代样机,到2012年实现第一代样机国产化,如今盛瑞自主创新的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已开始在一些品牌汽车中应用,公司也因这项技术获得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记者了解到,近期民营企业投资信心在逐渐增强。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在经历了增速大幅回落后,2016年9月份以来,民间投资增速触底回升。2017年一季度民间投资57313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为2016年以来最高,企业投资信心逐渐增强。
与此同时,各地民企联合投资平台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具备强大的出资人背景、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雄厚的资本支持外,这些投资平台在人才储备、专业化运作、投资方向选择上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实现了高效和良性运作。
良好的公司运作,离不开有力的人才支撑。据陕西和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韩东升介绍,公司成立后,就致力于吸纳各方面的优秀人才,目前管理团队均来自银行、证券、信托、私募基金等领域,很多高管都是陕西省一流的专家型人才。公司员工近百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和相关专业高级职称者占总人数50%以上,都具有较高的金融管理水平及丰富的投融资实践经验,公司整体人才素质在陕西金融类企业中排名前茅。
在具体运营中,各地民企投资平台大都采取了“股东集体决策、专业机构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运行,对于具体的投资项目,先由公司聘请的专业化管理团队对拟投资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并形成尽职调查报告,然后再将拟投资项目提交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投资额度超过投资决策委员会权限的则提交董事会审议,实现了投资决策的规范化。
与此同时,各地民企联合投资平台还普遍实施了“基金化”运作模式,即针对优势行业设立基金,利用金融专业人才和平台作用的优势,筛选好项目,设计好商业模式,做好风险管理,引领股东单位及其他民营企业共同参与投资,逐步引导传统产业中的资本进入新型行业和高科技行业。
在投资方向上,各地民企投资平台都定位为服务国家和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罢忝裢丁备弊懿弥芄邛嗡?“浙民投”主要有四大投资方向:一是参与国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服务国企改革;其次是配合浙江省一些优势产业的整合和培育;第三是配合“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浙江企业“走出去”配置全球资源;最后是进行早期高科技项目的培育,为浙江经济下一步发展进行科技储备。
民营企业通过整合民间资金,联合投资于国家倡导的新兴产业领域,从而起到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陕西和谐投资公司近年来投资的主要方向集中在新型城镇化、“军民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川商基金则聚焦消费升级、国企改革、“千人计划”、军民融合高科技项目等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推动四川产业升级,带动家乡人民共同发展致富。
但是,一些受访者认为,要使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要出台“一揽子”扶持政策。从融资、土地、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加以支持。
一是疏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部分民营企业负责人希望,落实好中央优化信贷投向结构政策,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用财政引导资金撬动金融资金支持民营经济,清理规范不必要的资金“通道”“过桥”环节,取消直接与贷款挂钩、没有实质服务内容的收费项目,让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血脉”更通畅。
二是加大小微企业“孵化器”“创业园”建设力度,并增加对进驻企业的租赁费、水电费、物业费等费用补贴比例,破解小微企业面临的“入园难”问题。
三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和实用新型人才,该给政策的给政策,该给资金的给资金,为建设一流企业提供一流人才保障。
四是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积极发展技术市场,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化服务。另外,强化研发设计、信息技术、商务咨询等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的难题。(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石志勇、潘林青、刘大江、胡旭、何宗渝、屈凌燕采写)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投资 民营企业 企业 民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