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四代车票升级 通向高铁大国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之三 见证
2018年10月25日,北京南站,电子大屏幕上不断变换着当天运行的215趟列车的车次,天津、杭州、上海虹桥……二层候车大厅内人头攒动,检票口、自动取票机前成了旅客最多的地方。而曾经是火车站一景儿的售票厅内排队的人却不超过3个。
虽然到人工售票窗口买票的人少了,可56岁的北京南站售票车间党支部书记康顺兴还是一丝不苟地对每个售票窗口进行着巡视。面对如今火车售票方式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位干了34年的“老售票员”说:“不敢想象。”
经历了硬板车票、粉纸车票、磁介质车票和如今的电子车票,康顺兴和小小的火车票一起,见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通往高铁第一大国的历程。
一把算盘一碗胶水 卖车票像抓中药
1985年11月,从部队退伍的康顺兴走进了北京站当上了一名售票员,没想到这一干就是34年。上世纪八十年代,买火车票可不像现在那么方便,手指一动票就有了。他回忆,那个年代,火车票预售期是3天,不过提前3天的车票,只能去东单、西直门、前门的预售处购买,北京站只卖当天和第二天的车票。
“你看现在的售票窗口都贴着全国通售,以前啥样?售票窗口是按照线路分配的,去天津等方向的叫大东北线,设俩卖票口,去秦皇岛等方向的叫小东北线,设俩卖票口,京广线设俩卖票口……”旅客要是坐什么车得找到对应的窗口才能买到票,如果要想买其他省市的始发车票,那更是不可能的事。
上班后,康顺兴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两个票柜、一台制号机、一把算盘、一把剪刀、一个糨糊盒,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铁路售票员的标配。
“当时售票窗口不像现在都是大玻璃,看得一清二楚,就一个小窗口,高约30厘米,宽有20厘米左右。”康顺兴用手比划着窗口的大小。售票员与旅客无法面对面交流,只能通过麦克风。那个年代,买东西总希望看得见人,售票窗口总有一景儿,全是弯腰、探着脖子、歪着脑袋使劲往售票窗口里看的人。
从上世纪40年代一直到90年代,铁路部门一直延续着硬板火车票的使用,康顺兴说刚上班的那几年,卖出一张火车票就像抓中药,得“配”。旅客来买票,不能直接给一张打上日期的硬板车票,得先看身边两条三合板上夹着的纸质票号,也叫“小条”。
“这个小条可厉害,比如,旅客要买一张当天3.2元到天津的硬座车票,我得先从三合板上的票夹子里找到这趟车,某个车厢某一个座位的小条,有这个纸条说明车上有位置,把小条往胶水里一沾,在碗边上一捋,贴到印有发站、到站、有效期的预制硬板车票上才能卖给旅客,小条和车上的座位一一对应,保证不会把座位卖错。”
硬座的普速车票最简单,要是赶上旅客买一张特快硬卧车票可就麻烦了。康顺兴说着手上比划开了,“先找到硬卧的小条,拿出来,按照规定,旅客必须先买一张普快硬座票,再附加一张硬卧票,再加一张特快票,小条贴好,三张硬板票一字排开,手里的算盘开始拨拉,噼里啪啦一阵响,算出总价,收钱,把三张硬板票一起交到旅客手里,才算完成,少一张都没法乘车?!闭庵制苯刑灼保燮痹北匦氲么蛞皇趾盟闩?,业务纯熟,才能把票卖对了,销售这样的一套票起码要2分多钟。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四代车票升级 高铁
 
       
 



 多彩迎新春
多彩迎新春 埃及展出从英国追回失窃浮雕文物
埃及展出从英国追回失窃浮雕文物 世行行长金墉将提前卸任
世行行长金墉将提前卸任 脱欧与时间
脱欧与时间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穆罕默德五世辞职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穆罕默德五世辞职 白宫与民主党磋商未果 美政府“停摆”继续
白宫与民主党磋商未果 美政府“停摆”继续 2019个雪人亮相冰城
2019个雪人亮相冰城 合肥:红红火火庆元旦
合肥:红红火火庆元旦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