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10余万数字人才集聚长三角 推动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上海11月3日电 题:10余万数字人才集聚长三角 推动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郑钧天、周蕊
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长三角地区数字人才达到11.8万。在长三角一体化和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正成为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城市共融、制度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专家认为,长三角各省市具有不同的发展特色,通过科学规划和部署跨区域一体化人才战略,促进人才的高效汇聚和流动,将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在全国的“风向标”地位。
11.8万:数字人才集聚长三角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职场社交平台领英中国联合发布的《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长三角地区数字人才达到11.8万。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煜波教授解释称,数字人才是指具备ICT(信息通信技术)专业技能和补充技能的人才,他们是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发展的“主力军”。
报告研究发现,在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战略布局规划中,都以大力推进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为目标。该地区对国内的数字人才存在非常明显的吸引力,数字人才的流入/流出比达到1.35。
“这意味着长三角的创新氛围和数字经济正吸引更多的人才聚拢。长三角地区数字化转型程度最高的五大行业依次为:ICT、制造、消费品、金融和公司服务,这与长三角地区目前的发展重心相吻合。”上??蒲Ъ际跽哐芯克ぱ钜涑啤?/p>
各地数字经济各有重心,分工明确
报告发现,长三角数字人才发展呈现差异化。各有重心分工明确,这为人才流动和人才成长提供了很好的空间。
上海的数字人才在行业分布上比较均衡,ICT和制造是数字人才最集中的两大行业,占比均超过30%;消费品、零售、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也具备良好的人才基础,在长三角地区的人才和产业发展方面处于引领地位。
浙江省则表现出基础型和融合型数字经济并重的特点,各城市呈现差异化发展。如杭州以发展ICT基础型产业为主,数字人才占比43%;宁波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目标,数字人才占比超过40%;金华则偏向于消费品、零售等小商品产业。
江苏省的数字人才在传统产业中占比较高,以制造业为主的融合型数字经济发展突出。除南京以ICT为主导行业外,苏州、无锡和常州均以制造业为主导,数字人才占比均超过40%。
安徽省由于行业发展不均衡,人才储备则存在一定的劣势。以合肥为例,数字人才集中在ICT、制造和建筑行业,占比之和超过60%。但教育行业虽为高水平人才优势行业,但数字人才数量较少,数字化程度较低。
从人才职位等级流动的维度来看,浙江省杭州市充当着人才中转站的作用;江苏省的南京市在输送初级数字人才上作用明显;上海市则在数字人才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其他地区的数字人才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人才战略科学规划将促长三角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家建议,长三角地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区域,应该重视人才战略的整体规划和布局,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区域内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的高效汇聚和流动。
杨耀武认为,长三角整体的人才特点和各个核心城市的人才优势,有利于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发挥集聚效应、分工效应、协作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区域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协调发展?!吧虾J懈餍幸档娜瞬欧植急冉暇?,可以起到全面统筹和引领作用;浙江省各城市均有特色行业,易形成稳定的生态链;江苏省各城市集中发展制造业,有利于形成合力,打造中国制造品牌产业。”
陈煜波认为,“长三角各省市具有不同的发展特色,通过协调发展,能够让各城市扬长避短,更充分地发挥自身作用,实现区域一体化目标。这些因素将共同造就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的‘风向标’地位?!?/p>
编辑:秦云
关键词:10余万 数字人才 长三角 数字经济


多彩迎新春
埃及展出从英国追回失窃浮雕文物
世行行长金墉将提前卸任
脱欧与时间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穆罕默德五世辞职
白宫与民主党磋商未果 美政府“停摆”继续
2019个雪人亮相冰城
合肥:红红火火庆元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