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当代雕塑中的山水语义
对于雕塑的讨论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雕塑物质性的讨论,即雕塑是什么材料做的,用什么技术去实现。另一方面,我们讨论它的艺术性,它的造型及形式。再一方面就是文化性的讨论,它给人带来什么,改变什么。
当代雕塑创作的整体趋势在历经90年代轰轰烈烈的城市运动之后,转而趋向精工和创造的新时期。雕塑的自然物语、生态性诉求在当下的内容时代中,身份越来越独立。而山和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之源,不但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也是重要的文化标签??鬃釉唬骸爸钦呃炙收呃稚??!崩献铀担骸吧仙迫羲?,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鄙剿幕蛞蛳值卮嬖谟谝帐醯母鞲雒爬嗟敝?,有时候甚至超越本体语义而以道德的身份参与生命世界的构建。从对自然的认知到视觉图像输出,再到生命意义的思考,山水成为饱含历史情怀的地缘文化传播使者,在其艺术化的呈现过程中,它的图像性叙事成为当代雕塑创作的又一契机。
山水 意向
如果说山水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那么需要明确的是,山水首先完成的是家园的概念营造。“背山向水”自古就被定义为是汇聚天地灵气的宝地,通俗来讲,这种地貌是将人的生存需求作为首要问题来关注的。在周维权的《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对于寺庙选址的概述便是:靠山保证材薪,向水保证命源。在与山水相处的过程中,人们由“生存”到“栖居”的关系转变,历经恐惧与对立到彼此依存相生相长的历程。当人与山水和谐共生,山水也真正实现了丰饶环境、诗意生活的价值,对人也产生着更加多元的生命意义。
在中国古代神话史中,广为流传着“瑶池”和“悬圃”的传说。相传瑶池在昆仑山上,为西王母所居。据《穆天子传》:“西王母所居宫阙,层城千里,玉楼十二。琼花之阙,光碧之堂,九层伭室,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非飙车羽轮不可到也……”《穆天子传》还记载黄帝之宫:“舂山之泽,水出清泉,温和元风,飞鸟百兽之所饮?!痹诜鸾痰木煌磷谥?,众生修成正果之后便可往西天的极乐世界,这个极乐世界是古印度人理想乐园的扩大,其中重要的就是水。净土宗的《阿弥陀佛》对此有具体的描绘。从对生命存在的基础性思考到高级的形而上阶段,人、山水和幻想出的世界,三者对审美与体验的关注逐渐走向新的阶段,即美好的未来世界,一定是山泽水润的世界。
山水 雕塑
至于雕塑对于“山水”的表达,艺术家通常在创作中将其赋予多元的语义,受众在读取图像意义的同时也是作品自身意义生成的最佳时机。沈烈毅选择用雕塑和图像的方式,传递水的自然天性,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之后,大理石材质与水的题材成为其艺术创作的阶段性语言。在大理石上逐渐散开的水波涟漪之中,既有他童年落水的记忆,也有他对自然伦理的思考,水的柔软与大理石的坚硬,在犹如屏住呼吸般平静的画面中展开对弈,巨大的力量一触即发,但是所有的力量冲突又瞬间在彼此无声的缠绵中被消解,那种羽化心怀的安抚,成为艺术家创造的体现。
《易经》中的“象”,给出这种变化关系以巧妙解答。说太极就生两仪,在两个相对的力量中,两仪生阴阳,阴阳就生四象(少阳→春、老阳→夏、少阴→秋、老阴→冬)。事实上,有时候我们对一些自然现象的发现、观察、了解、思考,并未基于什么不变的定律,往往只是单纯的赏心悦目而已,既熟悉又不明确,当执着于这种思考的探究长时间难以走出时,实际上就已经逐渐步入艺术欣赏的规律之中了,当所有的矛盾走向和合,作品的审美体验也开始变得豁然开朗。
山水思想作为一种思考方式,虽然很朦胧,但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直接性,这样则更容易去触摸,去体味这种思想的有效性?;乒?、王蒙、倪瓒、吴镇四人是元代山水画家的代表,他们重笔墨,尚意趣,并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的主流,在美术史上具有卓越的贡献。
当历史资料与目之所及的图像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发现,李象群的“元四家”雕塑不但走出了普遍的知识谱系也脱离了以往的视觉认知,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美术史学符号。在雕塑极简的处理手法之下,对于元四家文人风骨的艺术化处理却是难得的大开大合,淋漓尽致,人物“气清质实,骨苍神腴”的艺术性典型,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意向,却成就了历史化的真实,即便是江浙的山水清音,也仿佛咫尺眼前。而作品传递的正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再现,一场此刻的元代艺术盛宴。
当雕塑作为一种“能说的话语”,说明它所创造的意境已经完成了本体意义的创生,在抛弃审美约束和个人兴趣的困扰之后,完全成为一种历史与文化的研究,这种研究不断地在历史与现实中截取片段而又重新组合,任何图像性的风吹草动,都为根本意义的表达锦上添花。它为最本源的存在洞悉到了最佳的出口,从图像看到肉身,看到历史本来的样子。
空濛、静寂、清幽、飘逸的情调作为山水思想的关键词,是可以引起常人渐入自然佳境,化解凡冗、明心见性的入口。作为一位沉思的行者,许正龙是“中式物语”的浚发者,也是自然真诚的倾听者。其作品追求自然极致的表现,对灵性的爆发毫无掩饰,那种难以遏制的冲撞力,如同山崩地裂的罅罅,却用水的无形给出了最好的接纳。而人、山、水,情操、品德、哲理之间似乎完成了最美妙的对接,客观的生活、景物幻化成为主观的意向、情感,任何看见的和看不见的空间和图像都为作品而存在?!耙蝗蛱а?,一勺则江湖万顷”,看似有限,实则无际。在经营作品意义的寻迹中,那些不寻常的想象,在作品亮相的那一刻,得到了自在和圆满。一场盛大的仪式在此在与彼在无法拒绝的兴奋中被拉开序幕:邂逅晨昏,沐浴丽日……连同那些猝不及防的共鸣,竟都是连绵不绝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诗词的两种境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我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当图像性、物质性与思想性完成并置,对于受众“观物”的所有感发来说,也都来自这种并置的独特性、不可预知性。熟悉却从未相见,也许正是作品的无尽空白,才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在作品中找到自己。
当代雕塑充满实验性,各种实验基于物质性与非物质的尝试,在每一次亮相中,都得到了闪亮的呈现。而回归本体,我们会去思考,受众需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中国传统自然观博大精深,山水思想便可窥一隅。它或许来自宗教、来自绘画,来自音乐、来自舞蹈、来自诗词,来自园林、来自建筑等。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程之中,即使我们没有特别地去关注山水,亦如水中之盐,无痕有味。当我们尝试去给山水思想一个明确的定义时,会发现所谓的山水,它是自然的一扇窗,始终基于一种本土记忆而产生图像意义,它是多样的又是永恒不变的,从这扇窗里,可以看到每个人的乌托邦。
编辑:杨岚
关键词:山水 雕塑 图像 作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