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国之重器开创融合新时代——香港舆论盛赞港珠澳大桥开通
新华社香港10月24日电(记者张欢)跨越伶仃洋、连通广东、香港、澳门的港珠澳大桥24日9时通车运营。24日出版的香港主流报纸,纷纷在头版位置盛赞这座“一国两制”下三地首次合作打造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认为粤港澳将由此进入融合新时代,香港将由此纾解局限、拓展发展空间。
三地合作铸就国之重器
香港《大公报》发表社评认为,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大桥,以举世瞩目的亮丽成绩向全世界交出了一张新名片。对港珠澳大桥工程质量、工艺技术水平以至全体大桥建设者来说,“国之重器”四字可说是最贴切、最恰当的形容。
香港《文汇报》在社评中表示,港珠澳大桥树立起中国由基建大国向基建强国迈进的技术自信。
《明报》在社评中表示,大桥兴建期间创下多个“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应运而生,在多个领域填补了中国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空白。大桥建成说明中国有能力自我提升,达到世界高端水平。
《星岛日报》的社论认为,大桥的建设规模和技术,让中国由“桥梁大国”跻身全球“桥梁强国”之列。粤港澳共同铸就的港珠澳大桥,证明了中国自主研发世界级技术的能力。
世纪工程开启融合新局
《大公报》表示,大桥要解决的不仅是三地人员、车辆和货物的流动需要,更是推动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道“金桥”。
《香港商报》认为,港珠澳大桥促成的“一小时生活圈”,就如同贯通了三地脉络,血气可畅顺、迅猛地流遍全区。
香港《经济日报》认为,港珠澳大桥通车,大湾区内形形色色的新商机势将涌现。未来会有更多三地旅游业合作,且伴随市民增加互访交往、求学、居住等活动,也会衍生各方面的商业服务、公共服务及生活配套等市场需求。
“港珠澳大桥作为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基建支撑,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和均衡发展,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三地民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未来期待多多、信心满满,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共同家园’?!薄段幕惚ā吩谏缙乐腥缡撬?。
香港局限获得纾解空间
《明报》在社评中表示,香港需要打破瓶颈谋划未来,大桥开通可以成为内地与香港升级转型的引擎,大湾区融合将令香港身处的区域环境显著变化。
《星岛日报》认为,融合发展有助于?;合愀鄱喾骄窒蓿?,香港近年受到用地压力的仓储业,部分正考虑移师珠海。融合发展还可以在居住、就业、社会设施等领域提供解决问题的新可能性,例如,更多人会选择移居,安享晚年。
《大公报》表示,在高铁通行、大桥开通,以及另一深圳新口岸莲塘/香园围不久建成启用之后,香港特区在金融、贸易及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上的优势将进一步彰显,港人的创业天地也将从此跳出鲤鱼门。
《文汇报》表示,港珠澳大桥开通,为香港发展带来新动力,拓宽发展新空间。国家发展需要香港,也必将不断成就香港。香港各界应始终聚焦发展,把握大桥开通的新机遇,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进程中,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编辑:秦云
关键词:国之重器 融合新时代 港珠澳大桥
 
       
 

 2019个雪人亮相冰城
2019个雪人亮相冰城 合肥:红红火火庆元旦
合肥:红红火火庆元旦 博索纳罗宣誓就任巴西总统 强调恢复经济消除腐败
博索纳罗宣誓就任巴西总统 强调恢复经济消除腐败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