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新时代新起点
——改革开放40年古代文学研究座谈会综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成就,2018年10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杂志编辑部邀请部分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在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召开了改革开放40年古代文学研究座谈会。14位专家代表做了重点发言。
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遗产》主编刘跃进主持,他指出,对于古代文学而言,从口述史的角度看,40年是一个时代的重要门槛,与会专家作为学术历程的亲身实践者,所发表的评述或将影响今后文学史的书写?!耙虼?,今天站在40年的门槛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古代文学研究成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庇牖嶙易芙崃?0年来古代文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并对当下古代文学研究中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讨论。
改革开放,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机遇
40年来,古代文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快速发展的大门,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不断探索其历史、现实价值与学科定位,时刻与现实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1980年,《文学遗产》复刊,成为古代文学研究又登上学术舞台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著名学者石昌渝认为,改革开放使古代文学研究作为一个学科的地位得以恢复。他说:“《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复刊,《文史知识》《古典文学知识》以及各种专刊、丛刊的出现,高考的恢复以及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的设立,标志着古代文学研究再一次登上学术舞台,展现其时代价值?!北本┐笱е形南到淌诹跤虑恳灿型校衔?,“古代文学‘身份’的确立是与近代文化转型与现代学科建设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研究生学历教育的全面恢复,这一确立得到了最后的强化。从文学内部的原因看,对文学功能与意义的认识即是古代文学定位的内在理据?!?/p>
对于古代文学的学科定位,全国政协委员、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认为,古典文学研究的“学科化”发展,是近30年尤为突出的现象。她指出,40年来古典文学研究的成功经验,有两点值得关注:“其一,是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中心的学术思想解放,激发了创造的活力;其二,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学术规范化追求、‘学科化’发展,使学术研究有了深厚的沉潜与积累。前者代表了改革开放的活力,后者体现了改革开放的理性,40年的辉煌,正得益于活力与理性的结合。”
此外,改革开放还拓展了研究的领域。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认为,改革开放为中国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正确、光明的道路,也为文学研究找到了符合自身发展的科学、正确的方法。詹福瑞反对试图脱离社会、不顾人生的文学研究,他认为,40年来,中国古代文学回到了科学意义上的研究,找到了研究的常态,形成了一定的学术规矩,使古代文学研究无论从研究对象还是到研究方法,都更加自由、开放,从而确立了以学术为中心的多元评价机制。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廖可斌指出,上世纪初开启的现代意义上的古代文学研究,至今约120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上世纪前半叶的50年、后半叶的前30年、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他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社会现实具有密切关系,“20世纪上半叶实现了文学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的整体性、根本性转变,基本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古代文学研究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的古代文学研究,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和方法研究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改革开放40年来,古代文学研究最大的变化,是实事求是学风的回归。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有必要深入探讨文学研究与社会现实的良性关系,构建古代文学研究的健康生态?!?/p>
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英德看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中华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今天的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便被历史和现实赋予了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在开放和理性中走向成熟
40年来,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日趋多元和成熟,学科地位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了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思考,在批判继承中不断推陈出新,在开放和理性中不断走向成熟。
刘跃进从学科发展变化的角度总结了古代文学研究取得的成绩。他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古典文学研究刚刚摆脱僵化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束缚,艺术分析成为一时热点。叶嘉莹先生借鉴国外文艺理论,细腻地分析传统文学艺术特色。袁行霈先生也把研究重点集中到‘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这一主题上。他们的成果,犹如一股清泉注入古代文学研究界。傅璇琮先生的《唐代诗人丛考》出版,又让很多青年人看到传统学问的魅力所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方法论风靡一时,宏观文学史讨论风起云涌,直接催生了一大批文学史著作的面世,中国文学史学史学科建立。上世纪90年代,曾有过一段相对沉寂的过渡时期。世纪之交,古典文学研究界呈现‘回归文献、超越传统’的发展态势?!?/p>
在北京大学教授葛晓音看来,40年来,古代文学研究“在开放中走向成熟”,不但顺利完成了研究队伍的代际交替,而且研究领域的广度也得到极大拓展,研究思路和方法得到极大更新,对海外学术成果和各种新理论的吸收逐渐走向理性。例如,在研究领域的广度上,“过去,中国文学史的研究集中在一些大作家以及部分经典作品,如李白、杜甫等。现在,各历史时段中的各类文体、作家都开始得到关注;很多以前评价不足乃至偏颇的研究对象,都得到了全面评价;相关的文献资料得到大规模的整理,别集注释、总集编纂、版本研究、文献辑佚的成果空前丰富。各类文学作品也从题材、文体、审美等不同角度被细致研究??梢运邓未郧拔难妨煊蛑幸丫苣颜业胶芏嗟拿挥小诠纳牡??!?/p>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左东岭认为,用“成熟”一词来总结40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业绩与特点较切合实际。他从五个方面对古代文学的“成熟”特质予以解释:“一是研究目的的二重性上,既坚持学术研究的本位立场,尊重学术的独立性与严谨性,又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文化重建的现实使命;二是学术规范体系逐渐完善;三是研究格局日趋均衡与立体化;四是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圆融自觉;五是中外学术交流的均衡与成熟?!?/p>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杜桂萍结合古代戏曲文学研究,总结了古典戏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她说:“戏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呈现出系统化的特征,极大推动和促进了戏曲的研究。继《全元戏曲》隆重登场后,《全明戏曲》已基本完成,《全清戏曲》正全面展开;一些重要的古典文献整理工程在继续,如《古本戏曲丛刊》第六集终告完成,其他各集也在编纂过程中。不仅如此,戏曲目录学、戏曲文物学等文献发现和编撰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切,都为今后古典戏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扎实的基础?!?/p>
综观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鹏指出,古代文学研究者们在学术创新、古今贯通、古代文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
立足当前展望未来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和宝贵的研究经验,研讨会上,专家们也十分关注当前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所需要提高或改善的问题,大家就此提出建议并对古代文学研究的社会价值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
针对古代文学的学科性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敏俐指出,当前对于中国文学本质特征的理解依然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这对文学学科的定位产生一定影响。未来需要加强对学科本质特征的研究,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使之更符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实际,在学理上有更加坚实的立足点。同时,学术研究要加强人文关怀,充分认识到“文学”学科在提升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方面的作用,让文学研究真正承担起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
专家们对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的突破与创新及其发展前景也都有深度思考。针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陶文鹏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继续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他说,改革开放的精神主要是创新精神,古代文学研究也要善于发现与解决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新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二是要在研究方法上不断开放,努力做到中外古今的融会贯通;三是要加强古代文论的研究。郭英德也认为,古代文学研究作为传统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必须要从“认识自身”“探究传统”起步,这对加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守正出新”。
对于古代文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刘跃进指出,在研究方向上要回归经典(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两个方面),文学史的书写上要构建以中国多民族文学为中心的“中华文学”思想体系,研究方法上要以文献实证为主,但不废弃必要的理论探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石则指出,未来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有两个趋势值得注意,一是要充分利用新文献;另一个是拓展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古典文学的深度,尤其要注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来提升古典文学研究水平。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晶认为,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对古代文论研究的走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将建立在权威可靠的文献基础上的“阐释”作为古代文论的提升途径,重视阐释的深度与系统性。刘勇强重申了“发现性研究”的重要作用,总结了这种研究方法在调整文学史的坐标体系、对文本推陈出新的“再发现”阐释、探索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生经验超越时空的思考以及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方面理论意义。
实事求是,在学术研究中对具体材料作具体分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态度,也是未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理论方向。刘跃进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改革开放促进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术研究反映着改革开放、社会进步所带来的辉煌成果。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古代文学研究在多元融合中创造了辉煌成绩,在回归经典、回归传统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学术超越。在此基础上,相信下一个40年的古代文学研究,一定会具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编辑:杨岚
关键词:文学研究 古代文学 研究 中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