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承袭先师徐悲鸿精神 杨先让“黄河十四走”
众人皆知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可面对一个简单的追问“徐悲鸿是谁?”恐怕脑海里的骏马已经脱缰而走,徒留一片空白。
《徐悲鸿》封面
黄河十四走
徐悲鸿是中国美术史上极负盛名的重要人物,是国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在个人创作、中国传统绘画的改革以及美术教育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在徐悲鸿的学生杨先让心中,徐悲鸿是永远也说不完的。
杨先让,1930年生于山东牟平养马岛, 1948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也就是现在的中央美术学院,成为徐悲鸿的学生。在徐悲鸿生命最后的五年(1948—1953),杨先让不仅得到了老师徐悲鸿的亲切教导,而且对一代绘画大师徐悲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徐悲鸿1953年去世后,杨先让与徐悲鸿一家始终保持着联系。1999年,杨先让在美国做了一次主题为“徐悲鸿的才情与际遇”的演讲,此后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搜集整理材料,构思写作框架,几易其稿,终于写就《徐悲鸿》一书。
《徐悲鸿》内文
《徐悲鸿》内文
在本书中,杨先让以学生的视角讲述了徐悲鸿的一生:徐悲鸿年少时随父习文学艺,因家境贫困而不得不与父亲游走他乡,以替人写春联、刻章、画山水和肖像为生。父亲去世后,他独闯上海滩,四处碰壁、几近绝望时,得到贵人相助,结识了康有为、陈三立等人,甚至有机会东渡日本学习,眼界大开,画艺精进。在上海,他还与蒋碧微开始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1918年,徐悲鸿携蒋碧微奔赴北京,结识胡适、鲁迅、黄宾虹、陈师曾等社会名流,并获得留学欧洲名额,远赴法国。从1919年到1926年,留学欧洲八年间,徐悲鸿如饥似渴地学习欧洲经典艺术作品,努力攻克西方绘画的造型理论问题,沉浸于写生、创作之中,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生活捉襟见肘,他不得不亲赴新加坡办展卖画,以养家糊口。1927年,徐悲鸿甫一归国,即投入到艺术教育中,马不停蹄地奔走于上海、北平、天津、广西、重庆等地,一面挖掘培养艺术人才,一面专注收藏古今画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甚至以举办义卖画展的形式加入到抗战的队伍中,不畏强权,以艺术家的力量救国家于水火之中。在当时,美术界对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传统与创新都存有不同的见解,倡导革新的徐悲鸿时常陷入“论战”之中。而今,徐悲鸿的马已成为经典,《愚公移山》《九方皋》等创作也成为绝唱,他开创的美术教育体系业已成为典范——时间证明了一切。同时,书中也披露了徐悲鸿与蒋碧微、廖静文的爱情,与孙多慈暧昧不清的师生情,揭开了徐悲鸿跌宕坎坷的感情世界。
学生记忆里老校长的音容笑貌,来自徐悲鸿亲友学生的口述材料,大量的绘画作品与历史照片,展现了徐悲鸿在艺术家、丈夫、父亲、教师、校长等多重身份下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人生选择,还原了一个真实客观、丰富立体、有血有肉的徐悲鸿。从乡村到上海,从北京到欧洲,一个穷苦青年何以成为一代艺术巨匠?肩负重振中国美术的使命,在战火纷争中颠沛流离,徐悲鸿绘就了怎样的传奇人生?《徐悲鸿》一书将逐层揭晓。
徐悲鸿曾将“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作为徐悲鸿的学生,杨先让也多少继承了这种精神。杨先让是科班出身的版画家,很长一段时间里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0年,江丰重任美院院长,提出创建“年画、连环画系”,让杨先让组系并担任教学工作。杨先让不但没有推辞,后来还“舌战群儒”——和学院的校长教师进行辩论,坦陈成立民间美术系之种种必要,成功把系“升级”为“民间美术系”!听闻六十多岁的杨先让要搞民间美术,几乎没有朋友理解,黄永玉说他“总跑到人家‘地’里折腾,自己的‘地’都荒废了”??墒茄钕热萌闯粤顺禹忍诵模龆ù蟾梢怀?。
没有别人的强迫,可以说,杨先让是自己把自己“捆”在民间美术这条绳上的。当时,中国民间美术研究刚刚起步,而作为一个专业,更需要完整的理论基础、科学的课程设置等。当务之急,必然是亲自考察中国的民间艺术,以获得第一手的材料——深入民间考察学习刻不容缓。在一次闲谈中,中央美院的老院长吴作人说:“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中国民间一书大有研究学习的必要?!?他还为民间美术系题词:“从无到有,积少成多?!闭飧搜钕热煤艽蟮男判?。1986年,杨先让在靳尚谊等校领导的支持下,以“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的名义成功申请到美国索罗斯基金会的赞助,并组织了一个七八人的小队伍,踏上了黄河考察的征途。
中国这么大,有长江、黄河、珠江、雅鲁藏布江、松花江,每个流域都有民间艺术,为什么偏偏选择黄河流域呢?杨先让有自己深远的考虑: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方面,黄河流域可以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从时间维度看,这里是华夏民族的摇篮,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轨迹清晰;从地理文化角度看,黄河流域西至青藏高原、东至海边、北有草原,包含了苗藏文化、东夷文化、草原文化、中原文化等丰富的文化圈,古代帝王多建都于此…… “考察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很可能获得打开中国其他地区民间艺术的一把钥匙?!贝友钕热眉翱疾於铀竦玫姆岣徊牧侠纯?,事实也确实如此。
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在1986年春节至1989年9月的四年间,杨先让率领考察队伍十四次出入黄河流域考察民风、民俗、民艺,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八个?。ㄇT诳疾熘?,队员扛着录像、摄影器材,口袋里揣着那个时代特有的介绍信和各省联络人的地址,随身携带笔记本,随时随地记下所见的民艺品和民俗风情??疾焱暌坏兀辖艏坊鸪?、长途汽车赶赴下一个地点,东奔西走,风尘仆仆。有时候,为了赶上某个民俗节日,队员不惜数次前往同一个地方。在那个交通落后、通讯不便、物资短缺的年代,考察队一路走来,拍摄了近千张图片,整理出二十多万字的文本,可谓奇迹!
黄河十四走内文
黄河十四走内文图
《黄河十四走》以每次考察的时间为章,以每地典型的民艺品为节,详述了诸如陕西安塞腰鼓、陕北画像石,陕西、山西、山东的剪纸,陕西农民画,石刻,山东、河北的木版年画,山东泥(面)塑等民间技艺,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地域特色、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并记录下当时优秀的民间艺人(如刘兰英剪纸、苏兰花剪纸、潘京乐皮影等)。本书即为世人揭开了黄河流域民间美术的神秘面纱。
黄河之行固然艰苦,但是对杨先让来说收获是巨大的——对庞杂深厚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探索,从望洋兴叹、不知所措,转而云开雾散、柳暗花明了。在考察中,杨先让们屡次被眼前的民艺品或民俗所震撼,既有的认识不断被重新书写。他们发现,生活在偏僻农村的妇女,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母女传承,无意中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民俗技艺。如民间妇女的剪纸、刺绣图案,竟然与新石器时代彩陶、史前岩画、汉代画像石上的相差无几;民间庙会上售卖的泥泥狗、儿童的耍货,其蕴含的生殖繁衍观念与原始时代的生殖崇拜一脉相承;还有年画、春宫画、石狮子等辟邪之物,都能从原始社会的巫术或宗教情结中找到源头……民间艺术的共同主题是歌颂生命、生殖繁衍,且均采用意念造型的方式,这些与中国的本源艺术(原始艺术)如出一辙。而本源艺术中的鱼、娃、蛇、鸟、日、月、山等纹样,无不成为民间艺术的素材。经过时代的发展,专门从事艺术品制作的工匠出现了,如制作版画、石刻、石雕的作坊??梢运担窦湟帐醪⒉皇且恢止铝?、静止的存在,其主体是由妇女创造的“母体艺术”,其上承先民创造的本源艺术,下开专业化的工匠艺术,正如如杨先让在书中所言:“民间艺术是一个庞大的造型世界,实实在在与广大平民共存了数千年,并自始至终沿着自己的规律去进行创造,发展成一深厚而丰富的艺术体系”“正是这些典籍不载、正史不论的民间艺术,在很大范围内支撑着一个民族的元气和凝聚力。” “中国民间艺术,放在整个世界范畴去看也是最丰厚、最变化万千的,那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宝藏,将会为中国和世界艺术家提供无限的灵感,给予他们极大的启示?!?/p>
经过了数代人、几百年历史传承的古老民艺,鲜活地存在于黄河流域人们的生活中,犹如五彩斑斓的宝石,散落在古老的黄土地上。民艺固然美丽,却也脆弱?!爸泄趁窦湟帐酰诶飞霞负醮τ谧陨悦鸬淖刺从旨涮谷坏赜肫矫癜傩障喟楣泊?,从来未炫耀过自己的辉煌?!倍孀懦鞘谢姆⒄?,封闭的乡村走向开放,一方面民艺品脱离生存的环境,转化为符号化、商业化的产品;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的减少、农村的消失,使民俗、民艺品的载体逐渐消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发现了一个,就毁了一个”,这是民间艺术?;っ媪俚睦Ь?。杨先让早在80年代就已预见了民艺的?;?,未敢有丝毫懈怠。如果说他创立民间美术系是一意孤行,那么率队考察黄河流域的民艺则是对传统的不懈追问;眼前这本厚重的《黄河十四走》以真切的文字和鲜活生动的图片,记录下80年代黄河流域的民艺,让古老的民艺品得以传唱至今……
编辑:杨岚
关键词:承袭先师徐悲鸿精神 徐悲鸿精神 杨先让黄河十四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