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年轻人养生忙,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世界卫生组织各会员国,都会举行纪念活动,推广和普及有关健康知识,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如今,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生活保健,事实上,人们对防病保健有很多曲解和误读,下面这些保健误区,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误区一:吃饱喝足有利健康
俗话说“三分饥寒保平安”,此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饱食终日又缺乏运动,则会造成能量过剩,容易引起肥胖,加速衰老,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八分饱才有利于健康。
误区二:一日两餐能减肥
有些女性为了身材苗条,每天只吃两顿饭,认为这样能减肥。其实,恰恰相反,一日两餐的人更容量发胖。
误区三:喝牛奶会使胆固醇增高
许多人不喝牛奶是因为他们觉得牛奶会使胆固醇增高,而事实并非如此。研究发现,牛奶中所含的胆固醇并不高,而且喝牛奶还有助于减少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发生。
但是,不能空腹喝牛奶,因为空腹喝牛奶不利于营养的吸收和利用;空腹状态下胃酸过高,乳酸菌很难存活,降低了酸牛奶的保健作用。
误区四:老母鸡补身体最好
用老母鸡补身体最好,是民间长期流行的说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饲养多年的老母鸡含有过多的鸡油,其肌肉弹力纤维减少,结缔组织老化,鸡肉粗韧,久煮难烂,不易胃肠消化吸收。饲养一年的鸡,无论煮、炖皆宜,容易煮烂变酥,肉质鲜嫩可口。
误区五:多吃醋有好处
醋不仅能增进食欲,还能?;な卟酥械奈谻,有利于胃肠对维生素C的吸收,且在降血压、预防流感上也有一定的效果。于是有人认为吃醋有诸多好处而过量食醋,甚至干脆喝醋。殊不知,醋食用过量,会灼伤食道、腐蚀胃粘膜、还会软化骨质,加重骨质疏松,导致骨折。
误区六:口香糖能健齿
有些广告说口香糖能健齿,所以许多人吃了口香糖就不漱口,结果口香糖的糖分就会在口腔中发酵产酸,腐蚀牙齿形成龋齿。另外,口香糖中含有硫化物、防老化剂、增塑剂等添加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健康不利。
误区七:阿司匹林能抗癌
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阿司匹林除了作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外,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某些心血管疾病。近年,网上流传一种说法称阿司匹林能预防癌症,一夜间这粒小药片俨然成为不少人追捧的“神奇万能药”。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过量服用阿司匹林也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专家指出,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长期过量服用有可能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误区八:补钙越多越管用
全民补钙日渐成时尚,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人体对钙的需求量因年龄的不同而异。特别是儿童,如果补钙过量,可能导致身体浮肿、多汗、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严重的还容易引起高钙尿症。同时,儿童补钙过量还可能限制大脑发育,反而影响正常发育。补钙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误区九:维生素就是营养品
很多人把维生素当成保健营养品,殊不知服用维生素也要因人而异。如:感冒病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经常喝酒的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6,因维生素B6在脂肪及蛋白质的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预防脂肪肝的辅助成分;喜欢运动的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以补充由于出汗过多而引起的消耗;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因机体容易缺乏日常膳食中含量很少的维生素D,可适当补充一些。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是有定量的,摄入过量的维生素会引起中毒。
误区十:三高就是老年病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是老年多发病,与年轻人没有关系。实际上,基于国内外的研究,高血压与年龄无关,而与几个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关,包括超重、肥胖、吸烟、饮酒以及家族遗传等。
现代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体力活动减少,合理膳食、健康生活的行为比例降低,促进了高血压的低龄化。此外,生活快节奏、工作压力、环境压力等也与高血压有一定关系。建议人们饮食清淡,主动进行体力活动和身心放松。
(来源:新华网、人民网)
编辑:赵彦
关键词:年轻人 养生 误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