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美学中的漫步与思考
“美学”一词自打问世以来,就自带神秘性。
潘知常所著《中国美学精神》,洋洋洒洒58万字,从“本体视界”“价值取向”“心理定位”和“感性选择”这四个角度,综合性解密中国美学。

美学并非高不可攀,但足以阐释生命的境界??础睹赡壤錾泛汀段魉雇⑹ツ浮分心翘鹈?、悠然的微笑,达芬奇和拉斐尔要赞美的不光是面上的庄慈,更是发自人物内心的真善美。
中国美学讲究以慧心去挖掘寻常,称为“采集不可见的东西之蜜”,又多与“真”血脉相连。
孔子进一步强调人与人之间互相依存的社会性,认为世间和谐贵在非强制性的道德,唯有普及“仁”这个既内在又超越的终极价值,含蓄体现了美学的使命。
歌德视美为人类精神:“我深信它就像太阳,用肉眼来看,它像是落下去了,而实际上它永远不落、永远不停地照耀着。”
美学是一门庞杂的体系,博大精深,又见仁见智,没有真正的定论。
潘知常在书中说:“美学不是绝对的真理,而是无穷的智慧。”相信这是最本质的回答了。
维特根斯坦也有过论言:“早期的文化将变成一堆瓦砾,最后变成一堆灰土。但精神将萦绕着灰土?!笨晌揭烨?。
该书以“关于生命的存在与超越”为论述角度。其中第二篇《中国美学的价值取向》,从艺术观出发讲“物物而不物于物”。艺术与非艺术并无鲜明界限,世间一切皆可为诗画。
中国艺术的本体自觉始于魏晋。
以陶渊明及其文学作品、美学观为例,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决然归隐田园,爱艺术却不唯艺术,只是以之为体道途径,为人生而艺术。
“以审美心胸从事现实事业”,正是中国美学价值取向中最为深层的内容,也是美学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映衬了陶渊明的美学思考,“对生命有限的彻悟,对生命无限的归复”。
潘知常贯通艺术和美学,将中国美学的观点划分为言(形式层)-象(再现层)-意(表现层)-道(意蕴层)四种层次,分别阐释了艺术存在的特殊形式,如诗歌的声辞,绘画的笔墨为形式层;艺术之中的外在世界,由“形似”转向“神似”,庄子为个中翘楚,美在道而不在物;艺术之中的内在世界,由“言志”转向“缘情”,寓情于景,崇尚意境,实现了“意”与“象”的互联;最为深层的美感效应,所谓“味外之味有神韵”,即指此。清人方熏也在《山静居画论》中说:“气韵生动为第一要义?!彼闹植愦纹饰鼍?,既递进,又熔融。
第四篇《中国美学的感性选择》讲到明中叶后的启蒙美学,新兴的“趣味美学”取代了“意境美学”,弘彰“性灵”与“自我”,着力突出人的感性情欲,开辟更适合容纳自身的理论格局。
较之古典美学,启蒙美学突破了中和原则,开创了以情为本的创作之风,提倡自然美和朴素美。当然它也存在致命的局限性,如把势利心、富贵心以及“认欲为理”说成是人类的本性,一度造成审美标准的混乱。
美学是尚未被规定的存在,没有哪个学者可以真正穷尽谜底,这是不幸也是大幸。它永远向未来敞开,期待后人的理解与演进。
潘知常认为,对待美学要还以本来面目,不能“照着讲”,而要“接着讲”,像不断逐日的夸父,与它一同漫步,一起思考,才能使中国美学走向澄明。
编辑:杨岚
关键词:美学 艺术 思考 漫步 中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