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农民摄影师拍摄农村40年 只拍“积极向上”的照片
他再一次被“主流”排斥在外。
后来,照相馆倒闭了,他卖过烤肠,还去浙江、江苏、福建挖“西气东输”“西油东送”的管道,还铺过通信光缆,“就是供人们看电视、打电话的”??伤荒茉诠づ锢锾找艋?,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抱着收音机听了一夜。晚上就跟工友们睡在路边或稻田里,有时醒来,被褥都被灌溉的泥水弄湿了。
工作让他觉得疲惫。他几乎不怎么拍了,相机坏了也不去修。
在“文化人”面前,谢万清总显得有些战战兢兢。有人在饭桌上说他的作品之所以有影响力,不是因为构图或者审美,而是有重大的史料价值,他在旁边一声不吭,只是木然地点头。
他花了两年时间写了一首诗,兴冲冲地念给别人听,结果对方听了两句就摇头:“你这是个啥诗嘛!”
他常感叹:“我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在照片之外,他确实难以展现更多的审美。家里的摆设以实用为主,衣服也是乱穿。为数不多能证明他“爱美”的,或许就是院里种的几株月季和绣球了。他还在门口种了一大片竹子,“山上到了冬天就黄了,这个能四季常青”。
打工没攒下什么钱,2009年,他回到了农村。原来的房子在地震中受损,裂了大腿宽的缝,盖好新房后,他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务,直到现在也没还清。30岁的儿子至今未婚,他觉得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穷,出不起彩礼钱。儿子埋怨他,他一声不吭。因为内疚,他时常失眠。2015年,他被登记为贫困户。
相机坏了,他还是忍不住借钱买了一台新的,甚至向孩子开口。“人家不烦我烦谁哩?!彼ㄚǖ厮?。谢万清曾经烧过自己的胶卷,打算“一辈子不碰相机”。但“这东西就像烟瘾,没办法,戒不掉了”。
他喜欢翻看关于自己的报道。他给记者看一本杂志,指着封面上自己的名字:“这杂志一般都是登希拉里、克林顿之类的,结果让我占了五六页。人家都说:老谢费地方!”家里的墙上张贴着以他为主角的纪录片海报,片名就叫《老谢》。“我要是没拍出点啥,人家能来找我?”
接到记者的采访邀约后,谢万清准备了3天的腹稿?!拔矣镅远甲橹眠?!”他以近乎蹲下的姿势坐在土炕边低矮的马扎上,手肘撑着膝盖,眯着眼,用陕西方言小心翼翼地背诵已经组织好的语句,不时用手指点着笔记本上未干的笔迹。伸出的手指像树根一样粗糙,指甲里留着黑泥。
可这些年报道一多,他也烦了。“他们光报道,也不给点补助。”他伸出左手,做个了数钱的手势,“现在小报我都看不上了。”
有时他会收到一些信件,请他去做出版物的编委,但需要交一定的费用。他交过一次钱,结果对方再也没有联系他。“都是骗子?!彼薹薜厮?,“要是不交钱,我还可以考虑?!?/p>
有报道说他是“中国最穷的摄影家”,他不喜欢这个称呼。有人劝他“多经营自己”,照片被使用了记得要稿费??伤耙桓咝擞滞恕?。
回乡后,谢万清重新端起了相机。他发现村里都盖上了新砖房,树也多了,可人却少了。年轻人都出去上学、打工,他所在的山沟原来相邻住了七八户人家,现在只剩下5户。
当地人说,现在村里老人去世都凑不够人抬棺,挖掘机挖个坑,就把人埋了。村里的小学几乎都撤了,而县城的小学规模不够大,许多农村孩子报不上名,只能中途辍学。
谢万清依然爱拍过年、婚礼、社火。如今他的镜头里,满脸油彩的小孩把头凑在一起玩手机。新郎新娘穿着西装和婚纱,把粉色拱门立到了黄泥墙上。
他不愿意展现农村的苦难和落后,因为“日子总是一天比一天好”??吹阶约旱恼掌镉行『⒋┑貌惶迕妫辖籼?,“这个不能公开,裤子都破了!”
但是他还是希望,能够让别人知道自己和农村的窘境,继而带来改变。作为县城的政协委员,他曾经连续5年提案要求将山里的一条公路重修,在会后坐到交通局的领导桌子上吃饭,“别人烦了我也要说,他们是肉,我就是那个苍蝇!”他还建议村里打深水井,因为浅水井水质不好。前几年,村里才通上自来水,否则还要像他照片里那样,用毛驴或人力挑水。
他看不惯农村彩礼重,娶个媳妇要十几万元。女儿出嫁时,他只收了1万元彩礼,几乎全部分给了女儿和女婿,自己只留了八百元。他跟亲家说:“我不要钱,只要你们把我闺女当人看就行了?!?/p>
陇县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处,距离他家六七里山路有一处界碑,他每次路过都要带上一把镰刀,把石碑周围的杂草割净。有人路过觉得奇怪:“你在这割啥草哩?”他总是说:“这事你不干、我不干,就没有人干了。”
有人说:“老谢没钱,就靠这口气活着?!?/p>
在剧烈变化的时代,他已经很难像准确捕捉到变化的信号了。比起人像,他现在更喜欢拍大自然。他很少再采用仰视的视角,更多时候喜欢俯瞰。“我的设备不行,必须站得远,才能拍得全?!比ツ甓?,他几乎天天站在县城的大桥上等黑鹳,相比别人的相机,他的镜头短了一大截。
有人说他现在拍得不如以前了。他不以为然,觉得“那是他们没看出门道”。有几次他想发表几张近些年的作品,遭到退稿,他就再也不愿意公开了,“现在很多地方尺子不准”。事实上,他也并没有太多渠道。
前几年,他在几位影友的帮助下,以个人名义在西安办过一次影展,大部分照片依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拍的。他联系了西安几个场馆,有的说“不提供这项服务”,有的要按平米收费,“一层每天5000元”。
他最终把场地选在了汉城湖公园,“那地方不要钱”。他绕着栏杆拉起一道长绳,每天清晨把贴在泡沫板上的照片夹在绳上,入夜再收起来。他弓腰背着照片走在西安的夜里,摞起来的照片快比他人还高。连续3天,他搬着凳子坐在自己的照片旁,有人来看,他就上前讲解。
前几年,他存放照片的仓库起过一次火,许多照片被烧毁了。他抢救出一部分,小心翼翼地收好,跟农具、粮食、化肥放在同一间屋里。对他而言,那些都是相当重要的东西。
说话间隙,他的眼神习惯性地越过土炕,望向窗外。陇县的山区已进入深秋,多雨,土黄色的院子里泥泞不堪。玉米金黄,装袋垒了一米多高,用雨毡盖得严严实实。农民的日子极端地依赖天气,已是种小麦的时节,他看着窗外叹气:“又下雨了,干不成活儿了?!?/p>
谢万清不再指望自己发财,“我就这人,就这命运?!彼惺毕肫鹜?,会叹口气,“人这一辈子太难太难了?!?/p>
两年前,宝鸡群众艺术馆为配合扶贫政策,为他在陇县文化馆安排了一份工作,主要负责看管摄影展厅。那个厅里至今还摆放着他的作品。他很高兴,觉得自己作为政协委员,“带头脱贫了”。县里有什么文化活动,他也会去拍些照片,有广场舞,有书法比赛。但他不喜欢那些片子,翻看照片时,看到活动照总是急着跳过,“不看活动,坚决不看活动”。
每个周末,他要在山路上骑4个小时的自行车,回家种地。周日再回到县城。他在馆里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办公室,一张小床。他觉得很满足。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玄增星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农民摄影师 拍摄农村40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