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掌握教育的艺术
每年开学季,亲朋好友们聊天都会进入“教育时间”。从你家娃的学习成绩到她家孩子的课外特长,从这所学校的特点到对那位老师的评价……可以说,每个家长的心里都有对孩子成长的深情厚望,都有对教育质量的深切追求。
作为一名从教20多年的老师,我本身也是一名孩子的家长。身边人对教育的强烈关注,让我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光荣与压力。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究竟怎样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这些疑惑,促使着我在工作中环顾身边的榜样,思考生活中发生的现象。
曾有一位同事的孩子面临升学,在两个学校的选择中犹豫不决。办公室里的老师们根据学校条件、离家远近、往年成绩等因素给出建议。然而,平时话不太多的一位老师却说,“你想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选择什么样的班主任”。的确,老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不只在课堂,教师的幽默、豁达、善良等品质,会与知识一道传递给学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在言行举止中尽显教育艺术,在举手投足间与孩子打成一片,应该是每一名教师的必修课。在我们学校里有一名退休教师,被称为“放风筝的老人”,如今已80多岁了。即使学校搬了新址,学生换了一拨又一拨,只要那个颈背微驼的身影推着老旧自行车带着风筝出现在校园,孩子们总是会热情捧场,开心地叫他“王爷爷”,叫得多了,连我们老师也都跟着叫“王爷爷”。王老师一辈子教书育人,退休后也热心地为学校捐物捐钱,在学校成立美术、科技小组,给学校栽种花草,一直是我们学校的校外辅导员。
每年春天,王老师都会来学校教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到了做风筝的那天就是孩子们的“校园狂欢日”。风筝放飞的那一刻,孩子们的眼睛明亮灿烂,拽着风筝在操场上尽情奔跑。孩子们自己做的风筝其实说不上有多精美好看,但那一份随着春风起飞的梦想羽翼、一段有趣又有意义的非凡体验,成为孩子们童年时光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化为滋润成长枝丫的养料。
王老师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尊重孩子的天性,符合教育的规律,才能将孩子培养成理想的样子。“你想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每一个家长最初都会有身体健全、健康成长的朴素答案。然而,在对现实竞争的焦虑中,期望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知识、涵养、才艺……恨不得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在行。有人说,孩子的生活被家长和老师联手设计成了精准的网格状。一个个“张小盒”“李小盒”,每天奔波于课堂学习和课外培训,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有违教育的目的和成长的初衷。
第三十四个教师节如约而至。其实,无论理念如何进步、技巧如何更新,好的教育一定是丰富而又简单的艺术,始终是帮助孩子发现纯粹、找到自我。因此,放下焦虑,鼓励孩子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愉悦自己并快乐他人,如此才能发挥教育的力量,让孩子们长大后,即使跋涉了千山万水,归来仍是赤子。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教育 孩子 学校 老师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