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校园没有“江湖” 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第一次松开牵引的手,目送孩子独自走进校门,这对很多父母来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据报道,开学第一天,天津一位家长在朋友圈晒出孩子的背影,并发表感慨“今日开学,从此便入江湖”,话中深意自现。学校无疑是大社会的小缩影,酸甜苦辣、人情世故,多多少少会映射其中。为了帮助孩子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家长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在老师那里博好感、求关注。
自从孩子挣脱家长的羽翼,离开了家庭的呵护,第一次来到陌生的校园,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将面临许多与在家时的不同之处。在这里,要处理同学、师生乃至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诸多关系,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情况。
然而,幼儿园、学校毕竟不是错综复杂的社会,孩子们来这里主要是为了学习、求知和成长,不该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和原本十分纯洁的思想过早受到社会上一些庸俗人际关系和不正之风的侵蚀。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就应当是学校,它不该等同于社会,也不应成为所谓的“江湖”。
可是,为什么还是有家长感叹“今日进学校,从此入江湖”呢?又为什么会有家长们对孩子的老师是“不想送(礼),又不敢不送”呢?这既反映出部分家长的一种不正常的心态,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的菁菁校园被“礼尚往来”的“江湖义气”污染和异化的一种现实。
一方面,正如报道所言,“在孩子踏进社会的第一个脚印里,写满了家长的焦虑和不安”。是家长们自己的焦虑心理与投机思想滋长了校园“送礼风”。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受到“怠慢”所以送礼求关照;有的家长则习惯于投机取巧,总想着花钱走捷径;还有的家长压根就是跟风,“怕别人都送,所以不得不送”。
另一方面,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校园送礼风的形成,也与部分学校和老师密切相关。一些老师和教育工作者罔顾为人师表,违背师德初心,把请客送礼之风和市场交易原则带入了校园,带上了讲台,谁送礼就照顾谁娃,哪位家长“会来事”就对他的孩子高看一眼,甚至对不送礼、“不懂事”的家长有意识地疏远慢待,将他们的孩子“打入冷宫”,故意“启发”乃至迫使家长们转变观念、主动“进贡”,而有些学校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规章制度只停留于“大喇叭喊喊”和“墙上挂挂”,自然也助长了这种不正之风。
毋庸置疑,不管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校园江湖和送礼之风的蔓延,一些家长与老师、学校三方都难辞其咎。
各种校园不正之风危害极大,不但玷污了孩子的心灵,也破坏了教育公平,更让师道尊严碎了一地,并且反过来又进一步败坏了社会风气。因此,必须从家长、老师和学校三个方面狠刹这些歪风邪气,还校园一片纯洁宁静,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首先,家长们要自觉。应坚决抵制各种送礼送钱的乱象,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适应校园生活,同时也充分信任老师能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其次,老师们当自律。要珍视教师这个职业的荣誉,不要被一点蝇头小利辱没了自己的名声,更不可唯利是图,视利益待孩子。
再次,作为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切实负起监管建设之责,对收礼索贿行为和师德师风保持“零容忍”,努力培建良好师风与纯洁校风,守住“廉教”关,切莫让校园成江湖。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家长 孩子 校园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