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中非携手 民心相通之二——莫桑比克农民与中国专家的“水稻缘”
新华社马普托9月1日电通讯:中非携手 民心相通之二——莫桑比克农民与中国专家的“水稻缘”
新华社记者聂祖国
“种水稻我只听万老师的?!保矗岸嗨甑哪1瓤巳朔崖薷叽罂啵灯鹬泄┘甲彝虼孕?,脸上满是崇敬。这些年,在水稻种植上一遇到问题,费罗就去莫桑比克中非农业合作项目第二农场请教“万老师”。
莫桑比克中非农业合作项目位于加扎省首府赛赛市。作为最早一批加入该项目的中国专家,5年来,万丛新和费罗等当地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除草遇到“万老师”
费罗是莫桑比克国有林波波河下游灌区公司一名农田和农产品管理员。5年前,他获得莫桑比克中非农业合作项目配给的4公顷试种地。这个项目通过分配耕地与当地农户合作种植,在生产、加工和销售上为他们提供全方位支持,从而带动周边更多可耕地的开发利用。分到土地本是一件高兴的事,但费罗说,他当时的感受是“很发愁”。
原来,费罗在第一项种植准备工作——除草上就遇到了问题。4公顷的地里荒草丛生,而除了用手,费罗没有更好的除草办法。
“这么多荒草,靠手要除到什么时候?”正当他怀着这样的想法和乡亲们在地里忙活时,一位外国人主动走上前来,告诉他这样除草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除不干净。这个黄皮肤的外国人,就是后来被费罗称为“万老师”的中国农技专家万丛新。
万丛新递给费罗两瓶除草剂和两个药桶,一边比划一边讲解。费罗能明白对方在给他示范如何调剂量,如何喷洒,但完全听不懂对方的话。后来他才知道,并不精通外语的万丛新混合了英语、当地语以及汉语,甚至还夹杂着湖北方言。对除草剂的效果,费罗也是半信半疑,不过眼前这个热心的中国人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二天,打过药的荒草都已枯死,费罗的疑虑完全打消了。此后,他和万丛新的交流多了起来,并从中学到很多种植技术。
在万丛新及其团队的悉心指导和费罗自己的精心打理下,田地的单产几年间增加了近两倍。2017至2018年种植季,费罗收入近45万梅蒂卡尔(约合4.5万元人民币),家里盖起了两层小楼。
他的4公顷试种地逐渐成了当地的示范田,从万老师那里学来的种植技术,他又教给村里的乡亲。
师徒情分在心中
“看看这土,和东北一样的黑土地。”年过半百的万丛新从地里抓起一捧黑土?!罢饫镉泻秃D弦谎钠?,又有河流灌溉,大片大片的耕地,怎么还会粮食不够呢?”这是5年前他刚来莫桑比克时的一大疑问。
经过一段时间走访调查,万丛新发现,当地人种植水稻的方式比较原始,也不进行田间管理?!鞍凑庵植ブ址椒?,秧苗十天半个月也不一定能长出来?!?/p>
作为中非农业合作项目的农技专家,万丛新的任务就是帮助当地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他与费罗也因此结下“水稻缘”。
万丛新安排费罗在农场的泡种车间学习如何泡种催芽?!八昧苏桓鲂瞧谧叛д飧觥!毖Щ嵋院?,费罗把这项技术又传授给农场周围更多村民。
自从中非农业合作项目在当地落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进来,跟着万丛新等中国专家学习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万丛新已记不清教过多少当地人种植水稻。
在长期交往中,万丛新和费罗建立了深厚感情。现在两人每次见面都要热情拥抱,还要以他俩独特的交流方式聊天。对于万丛新混杂多种语言的说话方式,费罗早已习惯,甚至还学会了不少汉语词汇,尤其是那一句“万老师”。(参与记者:孙丽华)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