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芍药花妖艳 但是人家的根却是调经的上品
自古风流芍药花、倦来芍药花前卧、见说君家红芍药,尽把春愁忘却……说芍药妖艳美丽的诗句无数。千百年来,人们把牡丹和芍药,并称为“花中二绝”。有人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诗人眼里,芍药是妖艳的女子,而在中医眼里,芍药既是药用植物又是观赏植物,药用其根,观赏其花,各有所长。
芍药之根,滋阴补血上品
古人形容美女有“立如芍药,坐如牡丹”的句子。芍药不单美艳,更贵在芍药的药名带着个“药”字。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邓聪说,芍药的根茎可以入药,花朵晒干后可作为花茶饮用。在中医来说,芍药的根,尤其是白芍是滋阴补血的上品,被称为“女科之花”,并不是因为它的花美,而是因为它的根的功效。在临床使用中,妇女的很多疾病用药均可见白芍。
白芍为毛茛科草本植物的干燥根,味苦、酸、甘,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用于治疗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
为什么是白芍呢?邓聪说,唐代以前,一直只沿用芍药一名,功效主治也无差异。唐代以后开始有了白芍、赤芍两药名不同,到宋代后二者有明确区分,后世把白芍定为养血补血药,把赤芍定为清热凉血药,两者的药性、炮制、功效主治、配伍运用等均不相同。
(1)赤芍为野生品,入药以原药生用,其功用长于凉血逐瘀;
(2)白芍为栽培品,经刮皮、水煮、切片、晒干而成,功效长于补血养阴。
白芍有养血柔肝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妇女肝血不足、沖任亏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及胎产诸病,所以有“调经要药”之称。
众多妇科著名方剂,少不了白芍
白芍是著名的中药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记载白芍入药的文献,白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浙江磐安等地的称为“杭白芍”,四川中江等地的称为“川白芍”,安徽亳州等地的称为“亳白芍”。其中尤以浙江出产的芍药,品质最佳,属于“浙八味”之一。
现代研究发现,白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镇痛、镇静、解痉、抗炎、抗菌、抗溃疡、调节免疫、保肝、解毒、抗诱变与抗肿瘤等作用。古方以白芍为主要药物的数以百计,如“桂枝汤”用芍药和肌表之荣卫;“黄芩汤”用芍药和腹中之荣气;“炙甘草汤”用芍药补血脉之阴液。现在中医妇产临床中,白芍以其养血敛阴,补而不腻、柔肝缓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得到广泛应用。
中医认为,妇女以血为本,常不足于血而有余之气,若情志不遂,肝失条达,则肝气横逆,出现胁痛、抑郁等症状。古方“逍遥散”中白芍配柴胡,就是以白芍养血以柔肝之体,配柴胡疏泄以顺肝之性。著名方剂四物汤,将白芍与熟地、当归、川芎同用,构成补血的要方,治疗血虚诸证,无论寒热皆可以加减应用。
推荐补气润肤方——三白汤
材料:出自明代《医学入门》,由组成白芍、白术、白茯苓各5克,甘草3克。
功效:补气益血、美白润肤。适于气血亏虚导致的皮肤粗糙、萎黄、黄褐斑、色素沉着、雀斑、暗疮等。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润泽。(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叶映林)
编辑:赵彦
关键词:芍药花 调经 白芍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