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高温天气避暑有哪些讲究?
“暑热难耐”,这是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公众的共同感受。据中央气象台统计,今年以来我国高温天气呈现天数多、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的特点。江南、华南部分地区高温天数接近一个月,其中黄淮西部、重庆中部、湖南东部、江西南部、福建南部、广东东部等地高温天数较常年同期偏多10天以上;从7月底开始,我国北方地区也出现了大范围“桑拿天”,吉林、辽宁多个县市气温突破了历史纪录,部分地区旱情发展。
持续高温天气“催热”了各色新颖的避暑方式和去处。入夏以来,大家都是如何抵挡酷暑的?高温天气避暑有哪些讲究?请看记者的调查采访。
避暑方式花样多
今夏高温闷热的天气,让多地进入“烧烤模式”。正值暑期,游泳馆已成为亲子间在家门口避暑玩乐的首选场所。记者走访发现,多家游泳馆均人满为患,这里既有成年游泳爱好者,也有套着各色游泳圈的孩子以及教孩子游泳的家长,纷纷扎堆感受池水带来的清凉。
“天气闷热,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不好,所以带孩子来消暑,顺便教他游泳?!北本┓崽ㄇ辰∩砘崴斡竟菽?,肖阿姨正指导自己的孩子学习仰泳。母子俩差不多隔两三天就来一次游泳馆,不仅纳凉消暑,还锻炼身体?!坝斡静唤鍪且幌詈芎玫慕∩碓硕币哺芑航庀募镜难兹?,几乎每个暑假我都会给孩子办游泳卡?!?/p>
还有什么比得上足不出户就能在家享受清凉?随着气温持续攀升,不少人为了“躲热”加入“外卖一族”,冰淇淋、雪糕、西瓜等消暑冰品迎来销售高峰。
前不久,美团外卖对外发布冰淇淋消费榜单,北京市勇夺冰淇淋外卖销量冠军。据美团闪购消费数据显示,每日傍晚至夜间时段的冰品订单量占全天一半以上,20时左右为下单峰值。超过70%的冰品订单被骑手送达住宅区,宅在家中悠闲享用冰淇淋成了夏日消暑的最佳姿势。
在上海街头巷尾,知了的叫声喋喋不休,令汗流浃背的人们更添烦躁。然而,在徐汇区各个街道,气温的飙升并没有给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平添烦恼,基于气象大数据的“绣花”式管理让高温天里的城市变得更加“平心静气”。
今年以来,上海市气象局与徐汇区政府联合攻关,将高温热浪、暴雨内涝、低温寒潮等灾害性天气风险预警,实实在在地嵌入徐汇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平台。7月24日,上海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随即发布首个高温城市运行风险预警服务产品,预测到徐汇区未来一天内因高温引起的社区事件将明显增多,并分别就每个街道的小区垃圾、道路整洁和老人中暑等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意见。
徐汇区凌云街道梅陇三村居委会干部表示,老式小区在应对高温过程中,接到街道网格化中心的指令后,居委会立即开放小区活动室并提供免费空调,在小区显示屏上发布高温避暑小贴士,挨家挨户通知高龄、独居及有困难的老人到小区活动室统一避暑,社区保洁员也增加了对垃圾清理的次数,各项防暑降温工作都更加有序。
出行旅游看天气
炎炎夏日,国内避暑出游市场越发火热。除了老牌北方避暑胜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南方多地舒适的体感温度和山清水秀的风景也让人心驰神往。
7月26日,重庆市气象局利用各乡镇(街道)自动气象站2013年至2017年盛夏(7月份、8月份)的逐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资料,并结合海拔高度综合计算出舒适度指数,最终评选出石柱、奉节、酉阳等100个清凉乡镇(街道)名单,其分布图可引导市民在炎炎夏日回归自然的清凉。
有了去年夏季长达40天“豪华加长版”三伏天的前车之鉴,针对安徽优质的避暑旅游资源,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多家单位打造“寻找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气象服务品牌,首批入选的8处避暑旅游胜地多位于自然环境优越、“乡愁”“乡味”浓郁的山区腹地,有力促进了安徽生态旅游品质提升和地方绿色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当地精品旅游的新名片。
值得关注的是,避暑目标驱动下的出游高峰,恰恰与灾害性天气多发的主汛期相互叠加;避暑地也是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多发地。6月份以来,全国降雨量与往年相比虽基本持平,但呈现出分布不均、局地性和分散性较强的特点。
气象专家提示,游客出行期间规避风险的最重要做法就是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信息,尽量避开灾害性天气影响时段,做好天气应急攻略,以应对突发气象灾害。在涉及水上游乐项目时,对于灾害性天气必须预防为先,特别要关注大风、海浪等预报预警信息。在山岳型景区游玩时,碰到打雷天气,尽量不要到山顶上去,不要乘坐缆车;不要脱离景区规定路线,避免遭遇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如果出现极端突发天气,旅行社出于安全考虑取消或变更行程时,游客应理性对待,详细了解情况,耐心听从建议,以安全为重。如果在目的地遇到了极端天气,需及时与当地景区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并持续关注天气预报。
专家还特别建议,作为暑期出游“主力军”的学生,除了留意关注天气情况,更重要的是主动学习,牢记旅游安全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外出一定要告知家长,尽量结伴而行;在水边游玩时,切忌在水性不好或不熟悉水域的情况下贸然下水,爬山游玩需看天气出行,切忌雷雨天气冒险进山。
应对高温有妙招
如今,人们的避暑方式总是花样百出,有的人漫游山林,有的人临海远望,还有的人则在自家的空调房里乘凉……这些避暑方式健康吗?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教授田琳认为,健康避暑,公众首先要了解高温天气对人体有哪些影响。最常见的就是中暑,表现为高温天气下身体突然出大汗,然后胸闷、恶心、乏力;同时,感冒的病人会相应增多,因为夏天人们都贪凉,喜欢开空调,吃大量冰镇食物,这样容易患热伤风,增加胃肠道疾病发病率;对于年老体弱的人群来说,酷热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呼吸系统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另外,在极端高温天气里,太阳辐射较强,出现晒伤甚至皮炎的概率也会增大。
不仅如此,在闷热多汗的桑拿天里,人们会感觉格外难受,这又是为什么?
其实,在气象学上并没有关于桑拿天的定义,这只是民间表述。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工程师张峰介绍,桑拿天一般指的是气温高且空气湿度大的天气,此时人的感受像蒸桑拿一样。
“人们在桑拿天会感觉不太舒服,与人体自身在湿热环境下的反应有关。”张峰说,相比常见的干燥高温,高温高湿天气不利于散热,危害更大。当人感觉到热时,皮肤会自动排汗,汗液蒸发会带走热量,从而使人体降温。但是,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汗液蒸发缓慢,散热也慢,人们会一直出汗,却感觉不到凉快,体温依然很高。
那么,公众该如何应对高温天气呢?田琳建议,公众尤其是老弱病幼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应减少外出。外出时,则要尽量避开中午最热时段,即10时至16时,可以打伞、戴帽子,穿宽松的棉质浅色衣服,并涂抹防晒霜,避免晒伤;在室内要注意降温通风,必要时使用空调和电风扇,且开空调的时间不宜过长。桑拿天汗液蒸发慢,温度降不下来,人体会不断出汗来自我调节,造成大量失水,应及时补充水分。此外,还需饮食清淡,过于油腻的食物不利于补水。
常年8月份,高温势力依旧强劲,重庆、福州等城市8月份高温天数均占该月的1/3以上。对于黄淮以南的大部地区而言,目前仍是暑气正浓、闷热难耐的时候,副热带高压将牢牢控制我国南方腹地。气象专家提醒,高温持续时间长,短期内难以消解,公众还需注意采取相应防暑降温措施。
编辑:赵彦
关键词:高温天气 避暑 方式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