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三伏天”应对“苦夏”有生存锦囊
“三伏天”可谓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了,民间百姓所说的“苦夏”也就在此时。长久以来,人们都在尝试着在三伏天降温防暑、跟着节气养生治病,但在三伏天我们究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三伏天的吃,有三种方式
三伏天,暑邪耗气伤津,于是有很多人认为三伏天应该进补。其实这种观念未必正确,因为三伏天的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在这种环境中,人会相对晚睡早起、休息时间减少,同时又爱喝清凉饮料,食欲相对不佳,整个人的身体状况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此时如若刻意进补,往往难以消化,还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畅等,而且老百姓常用的进补方式多属性温热,夏季进补也常会引起上火。
所以三伏天的饮食,我更主张“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在饮食方面更建议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
1. 补水养生
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尤其在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会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于是很多人会问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喝水?我的建议是自我感觉口渴当然需要喝水,另外再给大家一个更重要的指标:注意自己的尿色,正常尿色应该是清亮的,而且没有明显的气味。如果尿色加深且气味加重,不管你是否觉得口渴,都应该补水了。
2. 健脾化湿
夏季本身多暑湿,又加上人们多喜冷饮,往往导致湿气侵入人体,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失司,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引起食欲不振等。所以在这个时节的饮食应该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同时适当多吃些健脾化湿的食物,比如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但值得提醒的是,绿豆汤不能每天当水喝,因绿豆性寒,体质虚弱者不能过多饮用。
3. 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因此,“去火”也是三伏天饮食中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比如可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同时,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蜂蜜、莲藕、木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但需要提醒的是,选择“去火”的饮食不可一味苦寒贪凉,以免损伤脾胃。
“冬病夏治”,并不适合所有人
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冬病夏治由来已久。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贴,其实还有三伏天扎针灸、隔姜灸、艾灸等。
现在各地都在开展三伏贴工作,但我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三伏贴。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以辛温祛寒的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上进行治疗,可以减轻冬季虚寒性疾病发作的症状。
药物的主要组成是白芥子、细辛、甘遂等,可以起到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结、开窍通络的作用。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因为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因此这个时候对阳虚体质的人用上这些助阳药,可以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的作用,并且可以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所以“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三伏贴的适应人群应该是经中医辨症属于虚寒症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三伏贴,过敏体质、内火较重、阳盛体质、痰瘀化热或者对贴敷药物过敏的人都不适合。三伏贴只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方法,正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贴敷期间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三伏天,运动不妨“低调”些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古代长期养生修炼的经验总结。但夏练三伏的前提是要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特别是年老体衰之人,或者长时间生存于适宜温度环境的人和孩子,因其适应不同环境和温度的能力较差,所以三伏天的锻炼还是要因人而异,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比如游泳、打太极拳或到避暑胜地旅游等。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当气温在30摄氏度以上时,尤其是老年人还是要减少运动量,对于普通人锻炼时间应该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并且保持充足的饮水。
三伏天,调理“空调病”随手拈
近期我的门诊中有很多人尤其是小儿突发感冒,或者伴随咳嗽不停,或者伴随发烧不退等症状,究其原因多半是因为夏季空调导致。
因为三伏天本身体内就容易积热,再加上空调的冷气外袭,于是这种“寒包火”的格局就很容易形成。这个时候用药单纯的清热解毒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西医一味地抗生素治疗有些时候反倒是雪上加霜。
对于三伏天的这种“空调病”,正确的治疗方法应该是表里同治,既要外散风寒又要清解内热。
当然,大家可以去找自己信任的医生帮助调理,但在此我推荐给大家完全不用出门自己在家就可以实施的治疗方案,对于三伏天“空调病”的初期症状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1. 以小儿为例,用紫苏叶 10g、栀子8g,加300ml水煎煮,煮沸后改为小火3-5分钟即可。将药液倒入小儿水瓶中,不拘时不拘量,一天内喝完即可,水凉的时候可以用热水温一温。紫苏叶和栀子这两味药各中药店都会有卖,这个小方子的价格不会超过2元钱。
2. 如果以上两味药材您不方便购买,没关系!我再推荐给您第二种方法。我们可以去厨房找材料,香菜4-5根、白萝卜4-5片,加300ml水煎煮,煮沸后改为小火3-5分钟即可。将药液倒入小儿水瓶中,不拘时不拘量,一天内喝完即可,水凉的时候可以用热水温一温。
以上两种方法均可表里同治,即可外散风寒又可清解内热,对于小儿“空调病”的初期症状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大家不妨一试。
同时也提醒大家,夏季空调温度不应该过低,以25摄氏度以上为宜。
最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说了“夏三月,……无厌于日,……使气得泄”,也就是在提醒我们,夏天就是出汗的季节,夏天不能一味地躲避阳光,要做到“无厌于日”,要“使气得泄”,而如果长期处于空调低温的环境当中,岂不是违背了夏季的养生之道!
文/祁营洲大夫(北京正安中医)
编辑:赵彦
关键词:三伏天应对苦夏的方法 冬病夏治 调理空调病的方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