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以为年轻这个癌就“放过你”,错!??!
编者按:“年轻就是资本,拥有无限可能。”人们常用这类励志篇章来鼓舞年轻一代勇敢试错,但是,健康却容不得你试错!“以前看到40多岁的肠癌患者,已经觉得‘这么年轻,好可惜’,但现在二三十岁患肠癌已不再是个案?!惫愣≈幸皆褐琢隹浦魅握藕2ㄋ怠N握飧霭┰嚼丛侥昵峄??年轻人是怎样触动了他的开关?今天就让人民健康网来为你追问结直肠癌年轻化的“残酷真相”。
追问“数据”——每分钟6人查出癌,肠癌男女发病率近1/10,非遗传因素捣乱。
我国每分钟有6人被确诊患肿瘤,也就是说每天超过1万人被告知要面对癌魔。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了发病率排名前十的癌症,肺癌、胃癌、肝癌“稳坐”前三位,而结直肠癌不论男女,已经“攻进”或逼近十大恶性肿瘤第三位,其中男性发生率8.59%,女性9.08%。
医学专家发现,过去年轻肠癌患者发病,大多与遗传性、家族聚集性有关,这可以理解,因为结直肠癌相关的肠染色体属于显性遗传,逃脱“命运”难。现在,却越来越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黄金年龄“撞上”肠癌,非遗传性的散发特性明显。
比如,张海波碰到的一名28岁跨国公司中层主管,精英女性,刚刚结婚半年查出肠癌,盆腔肿瘤很大了,还转移到了肝脏。另一名30岁男性,美国名校博士在读,也是婚后不久查出IIIC期肠癌。
还有很多年轻肠癌患者,共同的特点是无论父系还是母系,都没有人发生肠癌,还有的更是身在长寿家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八九十岁了。也就是说,给他们捣乱的,不是肠癌遗传基因,而是其他因素。
追问“为什么”?——医生,我这么年轻,为什么会患肠癌?
1、 饮食不当
年轻人经常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不想吃就一口不动,挑食、暴食、节食太多,水果、蔬菜、饮水太少,营养摄入不均衡。尤其喜欢油炸、高热量、高糖分、高脂肪食物。这些食物营养单一,容易造成肠癌基因损伤,也影响肠内菌群平衡,中医理论认为,此类饮食不当,容易导致生痰、产湿,肠道健康环境被破坏。此外,吃夜宵、不吃早餐的习惯也不好,人入睡了肠胃还在消化吸收排泄,非常受伤。
2、 熬夜
熬夜加班、整晚聚会、通宵看剧打游戏,造成长时间的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这些恶习正在“掏空”年轻人身体。中医说“人与自然相和谐”,睡眠对于人体,就像一辆车不能一直跑而需要熄熄火、不时维修保养一样,定时而充足的睡眠,让细胞分裂生长时避免损伤,减少与肠癌相关基因的突变。
3、 懒得运动
上班族一坐一整天,回家就窝在沙发或床上不起来。青少年手机不离身,休息时间不是上网就是打游戏,长此以往,身体健康将告急。美国癌症协会研究显示,一天保持坐姿6小时以上,早逝几率将增加。
4、 情志不调
现代年轻人往往学习紧张、工作压力大,天天生活在焦虑、抑郁等情志不调里,再加上久坐不动、抽烟酗酒等等,肠道也是“受害者”。
追问“报警信号”?——大肠癌发病信号有5个,了解下。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科部部长姜泊在“人民好医生”客户端视频直播中表示,如果身体出现如下五大“信号”就要考虑大肠癌的可能性。
1. 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习惯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或便秘,有时甚至表现为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同时还可伴有肛门下坠和肛门不适感。
2. 大便带血
便血是肠癌早期最明显的症状,量一般不多,可与大便同时出现或在便后出现,可伴有黏液。
3. 大便变形
肠癌还会引起大便变形,可呈细杆形、扁带形。
4. 里急后重
肠癌引起排便次数增多时,多半还会伴有排便不尽或里急后重的感觉。里急后重即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通俗的理解就是下腹部不适很想排便,然而又无法一泄为快。
5. 腹痛、肛痛
患者常见左下腹痛,呈间歇性隐痛,到了晚期则变为持续性疼痛,呈阵发性且逐渐加重。
追问“高危人群”?——6类人群最危险。
1. 中老年人群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大肠癌发病会随着年龄的递增而越来越高,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到一个高峰。
2. 喜不良饮食人群
高热量、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极易诱发大肠癌。因此,“无肉不欢”和不喜蔬果的人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3.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
在一级亲属当中,也就是兄弟姐妹和父母有人罹患胃肠道肿瘤,那么您也就进入到了高危人群。
4. 吸烟、饮酒人群
研究表明,吸烟者比非吸烟者罹患大肠癌的风险更高。有大肠癌、大肠息肉家族史的人每日摄入酒精大于等于30克,将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
5. 有结肠息肉病史人群
有大肠息肉的患者也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因此,为防止癌变,应定期行结肠镜筛查,发现癌前病变及时处理。
6. 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
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同样容易发生大肠癌。
追问“怎么办”?——筛查、运动、吃坚果,为自己攒“健康本钱”。
1、 筛查。自检结合“上手段”
肠癌发生,早期非常隐匿,没有特殊症状,往往发展后才出现腹痛、腹部有肿块等等,尤其是右侧结肠癌,往往发现时已经出现了贫血、消瘦、倦乏、持续低热等全身症状;左侧结肠癌,则常见排便习惯改变,比如腹泻、便秘、排便次数增加等;大便的性状也可能改变,比如带血、有脓液或黏液等,也可能出现肠梗阻、腹胀、绞痛等。
为早发现肠癌,定期检查。张海波指出,现在基因测序很成熟很方便,不仅常见遗传性结直肠癌突变基因可查,非遗传性、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常见突变基因也能筛查。
2、 预防。运动+适当吃坚果
就算年纪轻轻得了肠癌,也并不是世界末日。张海波介绍,治疗肠癌,手术、放疗、化疗,很多人已经知道,早期肠癌清除后,五年生存率非常高了。中医药在对付肠癌上也很有办法,在术后考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评估复发几率、应对并发症、随访管理等,可为患者带来更长更好的生存期。此外,针对肠癌驱动基因的分子靶向治疗,还有免疫靶向治疗等精准医学也在日益进步。
对于预防肠癌,张海波指出,好好生活,确实能控制癌变风险。比如改变“久坐不动、酗酒抽烟、高糖高脂”等不良生活习惯,变得爱锻炼,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不熬夜,不过胖,“肿瘤君”自然会远离。
最推荐运动+适当食坚果。
两项关于生活与饮食治疗癌症的研究发现,遵循综合健康生活方式可减少结肠癌一半以上死亡风险,而运动是证据级别最高的健康生活方式,“中医也认为运动有助气血循环,帮助肠道功能维持得更好。”张海波说;服用定量坚果可以降低近一半结肠癌复发风险。
3、 饮食。吃新鲜,少辛辣
饮食新鲜多样,多吃新鲜绿叶蔬菜,少吃脂肪食物;不吃烧焦和发霉食物。
少吃盐腌制食品;适当控制热量摄入。
不吃过热食品;少用辛辣调味品。
不吸烟,少喝酒,制订饮水时间表,保证每天2000毫升饮水量。
作息规律不熬夜。中午最好闭目养神20~30分钟,晚上应该11点前上床,睡前不要玩手机、看电视、喝咖啡或浓茶,可简单运动一下,调暗卧室灯光,有助规律作息。
他山之石:六类人群做好防癌体检
1. 肺癌高危人群:长期吸烟者,尤其20岁以下开始吸烟、烟龄在20年以上、每天吸20支以上为肺癌高危人群;有肺癌家族史者。
2. 肝癌高危人群:年龄40岁以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的患者。
3. 胃癌高危人群:患有慢性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慢性胃病的为胃癌高危人群。
4. 宫颈癌高危人群:早婚、多产、多性伴侣、宫颈糜烂、HPV阳性大多为宫颈癌高发人群。
5. 乳腺癌高危人群:直系亲属中有得过乳腺癌、患有乳腺囊性增生、未生育及未哺乳者为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6.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家族成员,结肠腺瘤综合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血吸虫肉芽肿患者均为结直肠癌高?;颊?。
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原创栏目“人民好医生”、健康时报、生命时报、广州日报
专家: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 陈万青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科部部长 姜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尤长宣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 陈庆瑜
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 张海波
编辑:赵彦
关键词:年轻 癌症 肠癌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