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月经量越来越少 别忽视两类妇科问题
才30多岁的王女士最近大半年来月经量似乎少了很多,每次大姨妈来的时候,只需要用护垫即可,而且两三天就结束了。她听一些女性朋友说,月经量越来越少是卵巢开始衰老的信号。这可把她吓了一跳:才三十多岁,卵巢难道就要衰老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谭晓嫦副主任医师表示,月经量过少,并不仅仅是因为卵巢衰老,还可能隐藏着其他妇科问题。
月经量多少如何判断?
谭晓嫦介绍,一般来说,女性一次月经持续的时间为2~7天,多为3~5天,每个月经期的失血量大概为5~80ml。若每次月经期的失血量在5ml以内,即为月经过少。
怎样判断失血量的多少呢?谭晓嫦支招,女性朋友可以通过经期使用的卫生巾量来大概评估:正常情况下,女性在月经周期时平均每天使用的卫生巾约为2~4片,如果十片装的卫生巾,整个月经期一般一包左右。如果每次月经周期只用几片护垫就搞定了,则为失血量过少。
卵巢衰老信号早知道
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当卵巢开始发生衰退时,的确会出现月经减少-月经稀发-闭经的变化过程。
除了月经的变化外,当卵巢衰老时,女性由于缺乏卵巢分泌的激素的滋润,还会逐渐出现其他各个系统的变化,如阴道萎缩干涩、性生活障碍、性冷淡、潮热、失眠、多梦、易怒等更年期症状。身体上也会发生微妙的改变,如体型发胖、臃肿、臀部下坠、腰围增粗,皮肤、毛发干燥无光泽,骨质疏松等。这种因卵巢功能衰退而引起的月经量减少,常可通过超声及性激素的检查发现。
这两类妇科问题别忽视
谭晓嫦介绍说,月经量过少,也可能隐藏着其他妇科问题。
1. 内分泌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疾病,它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少甚至闭经、肥胖、多毛和不孕。谭晓嫦提醒,对于一些年轻女性来说,若存在月经稀少甚至闭经的现象,且出现上唇、下腹、大腿内侧等处多毛现象,应高度怀疑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好到医院进行血液检测,看雄激素含量、胰岛素、血糖等指标是否超标。
泌乳素,也叫催乳素,是脑垂体所分泌的激素中的一种,从正常的生理来说,女性怀孕8周开始血泌乳素增高,以促进乳腺发育和为泌乳准备,但某些女性因为一些病理方面的原因,如垂体腺瘤、下丘脑功能障碍、原发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服用了某些容易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药物,如多巴胺受体阻断剂、雌激素药物等,使得外周血中泌乳素水平持续超过正常范围,出现高泌乳素血症。血清中这种高泌乳素水平也可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的生殖内分泌轴而抑制排卵,从而引起月经量减少、月经稀发,甚至闭经、不孕等。
2. 子宫内膜因素
在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是呈周期性变化的。子宫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基底层靠近子宫肌层,不受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在月经期不发生脱落,功能层由基底层再生而来,受卵巢性激素的影响而出现周期性变化,在未受孕时功能层随月经期出现坏死脱落,从而形成月经。
子宫内膜基底层仍处于完好状态时,基底层是可以很快地修复内膜功能层,并进入下一个月经周期的循环中。但如果在人流、刮宫、炎症等刺激因素下损害了子宫内膜时,则有可能会导致子宫间质中纤维蛋白原渗出、沉积而最终导致宫腔前后壁粘连纤维化甚至瘢痕化,使得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发生改变,临床上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月经量随着内膜损伤的程度而慢慢减少,甚至出现闭经。
人流术后或其他宫腔手术术后若出现月经过少,需警惕子宫内膜损伤的可能,可给予宫腔镜检查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以改善宫腔粘连导致的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全媒体记者王婧 通讯员林惠芳)
编辑:赵彦
关键词:月经量 越来越少 妇科问题 卵巢衰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