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文魁:城市治理呼唤新的城市文化
作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文魁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软实力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城市的品质和地位。城市治理所针对的城市病,有其深层的文化因素;没有文化力的协同,城市治理难以奏效,城市治理迫切需要新的城市文化。
文化:城市治理不可忽视的软实力
城市治理是一个系统,有着丰富的内涵。城市治理不同于城市管理的重要区别在于:其一,对象是已经患上大城市病的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其二,主体是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城市主体。针对城市已经出现的种种弊端,标本兼治,是城市治理之道。
北京的大城市病,表现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超载、运行不畅。其根源在于城市叠加了过多的功能,人口数量过度膨胀。因此,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医治北京大城市病的治本之策。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北京的大城市病也和城市管理水平、能力相关,表现为不少方面存在的无序失管。而城市的无序失管又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化因素。所以,我们在全力推进疏解的进程中,必须加大针对城市乱象的整治力度,在疏解和治理联合行动中,促进城市功能的优化和提升。疏解整治促提升是一个辩证统一的系统工程,城市治理不能仅仅治标,标本兼治,是城市治理之道;优化提升也必须包括文化的除旧立新,城市治理也是城市文化的培育过程。
凡是有人类群体性的共同体存在的地方,都离不开人们对群体利益认知的认可、认同和接受、服从,从而形成相应的政治和文化。政治,以外在的强制力为基本特征;文化,以内生的自觉自愿为基本特征。城市治理也离不开治理的政治力和文化力。政治力与文化力,两者作用、目标相同,都是要实现群体的步调一致、行动协同;但两者作用方式不同,一个表现为强制性的硬,一个表现为自愿性的软;同时,两者又可以相互配合、融合和转化。
城市治理呼唤新的城市文化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在城市的兴起,我们的城市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文化逆转现象,而且这种逆向文化还正在蔓延,悄悄地销蚀着城市的文化力。
新中国的首都曾经有过强大的文化力,无论是爱国卫生运动,还是为了城市公共利益的集体行动以及“人走灯灭”自觉的节约风尚,都彰显出这座城市无形的凝聚力。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下雪就是无声的命令,人人自觉上街扫雪清道的情景,集体主义温暖着每个市民的心。但如今受个人主义影响,很多人只要个人利益合适,就不再关注社会利益,甚至不惜伤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而社会舆论,很多时候对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见怪不怪,熟视无睹。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文化弱化了,亟待加强。北京的城市病有着复杂的经济社会原因,但文化力的销蚀助推着病情的恶化,侵害着城市的免疫力。城市病的文化病灶不除,不但难以根治城市病,而且严重阻碍城市治理的进程。
文化力的销蚀是城市的心病。外病好治、心病难医。表象的城市病靠政治力就可以短期见效;而文化的城市病,则不可能药到病除,还要靠文化力来逐步调理,并且和政治力协同。城市的文化治理,就是要破除人们已经习惯的陈规旧习,形成新的城市文化。良好的城市治理事实上都包含着文化治理的意蕴,单靠政治力是难以奏效的。
在城市治理中,拆除违建,顾名思义,是拆除违法、违章的建筑。既然是违建,一出现就应该禁止,并立即追究责任。但违建现象的顽固存在,助长了法不责众的文化无奈,使原有的文化力丧失殆尽。不重建新的城市文化,违建难除尽,卷土会重来。因此,拆除违建必须辅之以行动之前的预警、行动中的稳妥、行动后的立规,言出法随,在治理中培育社会遵纪守法的文化。只有对违规违法的行为形成全社会的口诛笔伐,形成现代文明所不齿的社会共识,城市治理才能真正到位;唯有如此,新的城市文化才有望出现。
提高培育城市文化的自觉性
在城市治理过程中,我们必须提高培育城市文化的自觉性。城市文化,是全社会对城市功能定位、城市本质特色、城市目标愿景以及城市精神认知的认同。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既有传承,也有创新,更应该包括与时俱进的破除。从城市治理的视角看,城市文化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破与立。
一是破“西瓜皮”文化,立蓝图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批评城市治理中存在的“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无为而治;提出“一张蓝图绘到底”。如今,按照这一指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做出批复。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就要自觉培育蓝图文化,树立《总体规划》权威,形成“干到底”的社会共识和统一意志。
二是破“法不责众”文化,立红线文化。法不责众现在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信条,信奉“只要大家都干,政府也没办法”。这种魔咒的蔓延,严重破坏城市的秩序。魔咒不破,城将不城。中央在对《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指出:“要严守人口总量上线、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我们必须树立北京城市不可逾越的红线意识、底线意识,形成对首都功能的认同,培育服从意识和服务理念,自觉把红线作为城市的紧箍咒。红线文化,广义上还包括不能触犯一切法规禁令。
三是破“自私自利”文化,立公德文化。市场经济离不开所有市场主体对公共利益的道德遵从。城市治理必须提倡公德,以公德为美。人们敬仰的英雄,都是和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英勇斗争的行为相联系。北京人更要彰显出识大体、顾大局、懂规矩、讲公德的高素质文化。
四是破“事不关己”文化,立公众参与文化。把培育城市文化纳入城市治理的过程,每一项政策出台、每一次城市治理行动之前,尽可能事前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讨论、吹风,取得多数人的认可、认同,形成共识。必须认识到,城市治理过程就是城市文化形成过程、文化力的彰显过程。充分发挥每一个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使每一个市民切实感受到,他们也是城市治理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决策的执行者、收益的获得者、文化的创新者。公众参与应该成为北京新的城市文化。
五是破“一亩三分地”文化,立协同发展文化。北京是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必须破除“一亩三分地”的自我发展意识,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在疏解非首都功能过程中,培育协同文化,主动引领周边城市共同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文化是管出来的,要抓住不尊重《总体规划》权威、违背《总体规划》原则的案例,在追究责任、严肃处理的同时,深入剖析背后的文化成因,展开一事一议的教育活动,在严格管理中培育人们遵纪守法的自觉。
北京新的城市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北京没有经过完整的工业化过程就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缺少了工业文化的洗礼。因此,工业文明是北京城市文化的天然缺陷,亟需以城市文明和生态文明追补工业文明的缺课。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城市治理 文化 软实力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