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百校之父”田家炳的长寿经
2018年7月10日,田家炳先生安详辞世,享年99岁。1919年,田家炳生于广东大埔古野镇银滩村一个书香之家,幼年在家乡接受中小学教育。1935年辍学,弃学从商,先后在越南、印尼、中国香港经商,后因开办化工实业成为“皮革大王”,其一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博施济众,2010年7月1日,田家炳荣获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勋衔制度中的最高荣誉勋章“大紫荆勋章”。他在中国捐助捐建包括大中小学、幼儿园在内的300多个教育机构,这使得他有“百校之父”的称谓。很多人都觉得田家炳先生的长寿有他自己的秘诀,但是从公开的资料中我们却很难找到诸如饮食、锻炼之类的养生之道,但却有以下值得我们学习的长寿经验。
长寿原因之一:生活简朴
田家炳拥有亿万家财,但每月生活开销不到3千元。在生意场上从不搞铺张的仪式;儿女婚嫁一切从简;自己80 岁大寿也不摆酒;一双鞋穿了10年,袜子补了又补;常年戴的电子表,因款式已经旧得不便示人,只好装在口袋里……
【养生解读】我们经常看到的长寿老人没有多少是生活奢侈的,往往都是粗茶淡饭,过着简朴的生活,这才是长寿的真谛!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商界名人都是如此。比如四川宜宾长宁县老翁镇俄池村7组的百岁老人罗胜腾。他生活很简朴,从不挑食,平时赶集、走亲戚等都是步行,基本不乘车。被尊为中国食品工业奠基人和酒界泰斗的秦含章先生,111岁生日的时候,身体依然健朗。秦老虽然在酒行业卓有成就,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但却并不在意物质生活,家里简单朴素,连地板都还是水泥铺成的。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孙刚介绍说,《黄帝内经》中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这也提醒我们,肥甘厚腻的大鱼大肉吃多了,容易患病。生活简朴,粗茶淡饭不但是一种勤俭的品德,也是一种养生的方式!
长寿原因之二:乐善好施
几十年来,田家炳先生在祖国各地捐资兴建了1000多个项目,捐资数目高达10多亿元,捐出了自己80%以上的财产。
对此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虽然不是最有钱,但我一直在想尽自己的绵力。钱财都是身外物,特别是看到一栋栋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听到万千学子的读书声,精神上的享受也比物质上的享受好得多。”
【养生解读】有德行的人更有助于长寿。有药王之称的唐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过:“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币簿褪撬?,不讲究品德修养,即便服用灵丹琼浆,对延年益寿也无济于事。
美国密歇根大学一项刊载在《心理科学》杂志的研究成果显示,乐于助人的老年人比那些只顾自己或只想“占便宜”的老人更为长寿。该校心理学家萨拉·康拉思博士表示,给他人无私的帮助可以激发自身体内的“护理行为系统”,进而降低压力激素,促进“亲密激素”等有益身体恢复的激素分泌。
长寿原因之三:淡泊名利
田家炳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说:“名声太响是负担。我不是想用钱来换取任何名誉,只想自己开心、社会有益。我一向喜欢做实在的事情,名声太响了,就会华而不实,觉得是个负担;实而不华,我更容易负担些,所以我不重视怎样去宣扬自己。”
【养生解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介绍说,淡泊名利的人才能做到宁静致远,“静”以养神是养生的一种高境界,“淡泊名利”用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中的话说就是“恬淡虚无”。
中医常说“医道同源”,道家的经典著作《道德经》和《庄子》中,都留下了不少谈养生的至理名言。庄子认为,只有不为名利所羁绊的人,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身心上的健康。
编辑:赵彦
关键词:百校之父 田家炳 长寿经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