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动态书画动态
“书卷为媒 友谊长青——日本永青文库捐赠汉籍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展”开展
6月26日,“书卷为媒 友谊长青——日本永青文库捐赠汉籍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以中日两国纵贯千年、源远流长的书籍之路为主线,全方位地展示了此批捐赠汉籍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展现了千余年来中日两国通过舟楫往还在文学、艺术、思想方面的交流融合与互学互鉴。

展览现场
此批36部4175册汉籍涵盖经、史、子、集、丛五大部类,包括经部14部、史部9部、子部4部、集部5部、丛部4部,内容丰富,品类齐全,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示中日典籍交流和文化传播的发展轨迹和渊源脉络。展览除日本永青文库所捐36部汉籍之外,还配合展出了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多部珍稀善本,如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尚书正义》、宋绍兴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本《资治通鉴》、元刻本《故唐律疏议》等9种宋元善本,日本宽永二年(1625)活字印本《文选注》等12种和刻本及多种明清佳刻,其中善本多达13种15册,楮墨精良,刻印俱佳,为观众呈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文化盛宴。

展览现场
展览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以德为邻 世代友好”,展现了中日两国领导人在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中,以典籍为媒介,共筑友谊长桥的外交史事。在两国外交中,毛泽东主席曾将影印宋刻本《楚辞集注》赠予田中角荣首相,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周恩来总理曾亲手题写《礼记》中的“言必信,行必果”六字赠予田中首相;陈毅元帅将宋代围棋理论著作《忘忧清乐集》影印本赠予日本友人,大力倡导“围棋外交”。文献典籍中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智慧,是推动中日两国交流合作、和平共存的思想源泉。

展览现场
第二单元“书籍之路 交流互鉴”,集中展示了此批捐赠汉籍及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中的重要意义。此批捐赠汉籍保存完整,其中更不乏我国历史上久已失传的重要典籍,如唐魏徵等人所撰《群书治要》,因囿于禁中,流布不广,宋时已亡佚。所幸此书经由日本遣唐使带到日本,成为学习研讨中华文化的一部重要经典,被日本历代天皇及大臣奉为圭臬。平安时代,日本皇室将它作为帝王教育的必读书,形成系统阅读该书的传统。江户时期,《群书治要》从供皇室贵族抄阅,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重要书籍??碚四辏?796),日本学者近藤守重将三部《群书治要》委托商船带回中国,是书遂为清朝学者所知,成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还曾为《群书治要考译》一书题词“古镜今鉴”,揭示了此书以史为鉴、警世育人的重要价值。

展览现场
第三单元“海外合作 文化共享”,以时间为轴线,梳理了近年来中日两国在古籍数字化及影印出版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日本自古以来即是文化之邦,宋代欧阳修在《日本刀歌》中就将日本描绘为“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的藏书之国,其所藏汉籍既多且精,在海外首屈一指。日本重要的古籍收藏机构,如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宫内厅书陵部、东洋文库、静嘉堂文库等,至今仍保存有大量珍籍秘典,是中日两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自2007年“中华古籍?;ぜ苹笔凳┮岳?,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积极推动海外中华古籍的影印出版和数字资源库建设,使域外汉籍能够为大众所享、为学界所用。此次展览也集中展示了中国国家图书馆“海外中华古籍调查暨数字化合作项目”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使观众和学者能够了解中日两国在海外古籍回归方面的最新进展。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展示了百余种展品,图文并茂。同时,展览集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设置多媒体展示区,以播放纪录片的方式,带领观众纵览中日两国文化交往的历史长河。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7月26日。
关键词:书卷为媒 友谊长青 日本永青文库 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东:春雨润花
当中国京剧遇上意大利歌剧
科威特称将加强与美国在安理会合作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菲律宾一贫民区发生火灾
英国正式向欧盟提出推迟“脱欧”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