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北京重要一翼”怎样规划?人均绿地面积达30平方米
“北京重要一翼”怎样规划建设?
副中心控规草案公示征意见
北京晨报记者昨天从市规划国土委、通州区政府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草案已经编制完成,于6月21日开始网上公告,26日开始现场公告。草案提出,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规??刂圃?30万人以内?;ㄔ?平方公里战略留白地区,为城市后续发展预留空间。
战略定位
建设三个示范区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要求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提出将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规划提出到2035年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成为低碳高效的绿色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
规模与结构
划定约9平方公里战略留白地区
对于城市副中心的规模与结构,规划严格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要求进行了细化落实,提出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规??刂圃?30万人以内,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地上建筑规模约1亿平方米。
划定约9平方公里战略留白地区,为城市后续发展预留空间。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实现生态空间面积达到总面积的40%以上。
空间布局
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结构
记者了解到,规划在2016年开展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基础上,坚持遵循中华营城理念、北京建城传统、通州地域文脉,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以一带、一轴为统领深化城市空间结构,组织城市功能布局,以组团、家园为单元提供城市公共服务。
打造凸显公共空间魅力的生态文明带。依托大运河构建城市水绿空间格局,形成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
打造缝合城市功能的创新发展轴。依托六环路建设功能融合活力地区,形成一条清新明亮的创新发展轴。
依托水网、绿网、路网,形成12个民生共享组团和36个美丽家园(街区)。此外,规划还提出因地制宜构建一条设施服务环,整合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有机串联组团和家园,建设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
主导功能
承接中心城区40万-50万人口疏解
为了完善功能承接体系,提高对中心城区的服务保障能力,城市副中心将聚焦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三大主导功能,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
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承接中心城区40万-50万常住人口疏解。
城市公共服务
步行15分钟可达家园中心
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居民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以组团、家园为单元,提供均衡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每个街区设置一处家园中心,将部分公共设施适当集中设置、混合设置,就近满足居民的居住、就业、交通、教育、文化、医疗、休闲等需求,实现居民从家步行5分钟可达各种便民生活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可达家园中心,享有一站式社区生活服务,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100%。
城市特色
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
规划着重提出要处理好水与城、蓝与绿、古与今的关系,将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作为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特色。
规划依托多河富水生态本底,传承运河历史文化,秉承自然生态理念,构建系列分洪体系,保障防洪防涝安全,营造自然宜人滨水环境,重构水与城、水与人的和谐关系。
规划全面增加绿色空间总量,实现森林入城,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构建结构清晰、布局均衡、连续贯通的多级绿色空间系统,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100%,让蓝绿交织成为城市副中心的底色。
规划提出要?;げ⒗煤靡源笤撕游诵牡睦肺幕试?,讲好运河故事,构筑全面覆盖、亘古及今的历史文化传承体系,充分展现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城市风貌
依托大运河塑造古今同辉风貌
记者获悉,城市设计成为本次规划的一大亮点。规划重构城市空间秩序,依托大运河塑造由古及今、古今同辉的城市风貌。
加强城市设计特色引导。构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风貌格局,展现“绿心环翠承古韵,一支塔影认通州”的新时代城市画卷。加强高度管控,划定基准高度管控区,建立舒缓有序、格局清晰、通透疏朗的城市高度秩序。建设低密度城区,加强建筑规模整体管控,划定规模适度、紧凑集约的强度分区。加强对建筑风貌、城市色彩、第五立面与公共空间等方面的全域全要素管控,全面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科学配置资源要素
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
规划针对交通、职住、环境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配置各类资源要素,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绿色出行方面,由以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构建不依赖小汽车出行的绿色交通系统,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构建舒适便捷的小街区、密路网,实现路网密、节点通、快慢有序,集中建设区道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在职住平衡方面,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体系,动态调节住房供给,实现城市副中心住房供需平衡、职住就近平衡。
在环境治理方面,建立绿色低碳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20%以上。形成多元共治的环境综合治理体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ど肪?,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水生态系统基本恢复。
高质量发展副中心指标
记者了解到,规划中多次出现高质量发展相关提法,体现了对于城市发展质量的高度重视。规划按照建设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的目标,提出生态建设、绿色出行、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一系列规划指标,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
■权威回应
开门编规划提高科学性
一、 为什么编制《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城市副中心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对于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对于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如何编制?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开门编规划,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充分尊重社会公众对规划编制的知情权、参与权,我们将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见建议,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三、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有何特点?
坚持高质量发展,按照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突出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推动控规与城市设计的全面融合,突出城市设计的精细化管控。坚持“多规合一”,将街区作为控规管理的基本单元,逐步推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共空间等专项规划与控规相融合。坚持刚性与弹性并重,加强规划实施动态调控,定期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公告方式
网上公告加现场公告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草案于2018年6月21日至2018年7月20日向社会公告,听取公众意见建议。此次公告采用网上公告加现场公告两种形式,市民可通过网站留言、现场留言、电子邮件、信件等方式参与提出意见建议。
■参观方式
26日起可到现场参观
即日起,市民可登录市规划国土委网站、通州区政府网站及两个部门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查看“一张图读懂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草案”,同时可以通过上述网站预约从26日起的现场公告门票。
为保证现场安全有序,每个有效身份证件可以预约三张门票,老年人、残疾人和军人无须预约,凭本人有效证件可直接领票参观。团体观众(20人以上)需至少提前一天电话预约。
6月26日起,预约成功的市民可凭有效身份证件现场免费取票参观“建设新时代的千年之城”公告展,参观时间每日10:00-16:00(15: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为方便市民就近参观,规划草案将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展厅(东城区前门东大街20号一层)和通州区潞城镇展厅(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原通州区第三中学)往西100米路北)同时展出,内容完全相同。
市规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市民朋友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整理研究,积极吸纳到规划成果中,不断提高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水平。”
北京晨报记者 张璐
编辑:曾珂
关键词:北京重要一翼怎样规划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