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张志勇:高考40年 从服务社会选拔到服务个人成长
1977年的高考
2017年6月2日,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教师带领高三学生开展趣味减压活动。
开栏语:
1978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中国人沉积多年的求知热情如火山喷发,中国社会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改革开放的春潮,为中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注入活力。从今天起,我们开辟专栏“庆祝改革开放40年教育篇发展·变革”,请各领域的先锋人物回顾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方面的探索与路径、艰辛与成果。
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高考所承载的功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直接承担改变学子命运的功能,到为每个人提供其适合的高等教育学习机会,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就业、谋生奠定基础。这期间,高考经历了哪些变化,目前还在进行哪些改革,本期约访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嗾?/p>
(一)曾经高考
记者:作为一名亲历者,也是恢复高考的受益者,您如何看待高考制度恢复的特别意义?
张志勇:恢复高考对我和同时代人来说都意义非凡,没有高考的恢复,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当时,经过10年“文革”,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在那样一种极端困难的时代,如何把中国从10年“文革”的极左思潮中拉出来,邓小平同志选择了教育和科技。在全国恢复高考制度,让许多莘莘学子迎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梢运?高考制度的恢复,成为当时国家百废待兴、拨乱反正的关键一着,成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成为亿万家庭改变命运的重要路径。
记者:曾经高考一考定终身?
张志勇:是啊。1977年,刚刚恢复高考,在少数人才有机会上大学的时代,在社会各界普遍感到人才匮乏的时代,那“一考”确实具有“定终身”的魔力:“定身份”——考上学,就成为国家的人,可以吃“国库粮”;定工作———考上学,毕业时就包分配,获得“铁饭碗”;“定保障”———考上学,就意味着有房子住,有退休金,几乎一辈子都有保障。
记者:在过去40年中,您认为对高考影响至深的事件或政策是什么?
张志勇:1985年7月,我大学毕业,当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毒龆ā非康鳌霸谡鼋逃逯聘母锏墓讨?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此后,学习和贯彻《决定》精神,为教育事业鼓与呼,成为我国教育最为鲜明的基调?!毒龆ā诽岢龉沂凳┚拍曛埔逦窠逃?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试想,没有《决定》作出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伟大决策,就不会有今天高中教育的普及,就不会有今天千万学子共赴考场的世界奇迹,就不会有举国动员、一切为高考让路的社会奇观。
(二)变化悄然发生
记者:近年来,每到高考前夕,您都会给媒体或考生写一封信,今年您在给考生的信中说,“高考的功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它承担的不再是淘汰多数人、留下少数人,而是通过考试,把不同的学生送入不同的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深造。”经过40年的不断改革开放,今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发生了何种变化?
张志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是我国高中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2017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87%以上,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都维持在1000万人左右。二是高等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并快速向普及高等教育阶段迈进,高等教育层次、类型、办学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的办学定位越来越有特色,形成了研究型大学、行业特色大学、地方综合院校、应用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样化办学格局;三是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形态日益多样化、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化等,用一个标准、一次考试来选拔所有的学生,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以及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记者:在这种背景下,当下的高考功能发生了何种变化?
张志勇:40多年过去了,已经换了人间。我国已经从一个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机会极其短缺的国家,成为一个先后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教育,进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并向普及化快速推进的世界教育大国。高校毕业生国家早就不再包分配,早就不再天然地具有所谓干部身份,就业早就实现了市场化。正因为如此,今天这“一考”,其意义与刚刚恢复高考时期的“一考”,已经恍若隔世、天壤之别,其“定身份、定工作、定保障”的意义早已完全消失,这“一考”只能确定人们走什么样的继续学习的道路,何况人们不再被“一考”所束缚……
高考不再像精英高等教育阶段那样直接承担改变学子命运的功能,而是为每个人提供其适合的高等教育学习机会,并通过3年或4年的学习,为人的生活、就业、谋生奠定基础。
(三)改革的主线是“改变一考定终身”
记者:40多年来,我国高考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改革的主线是什么?
张志勇: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数以亿计的考生通过高考走进高等学校,对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大批人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多元需求的增加,“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弊端,不利于培养选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采取了全国统一的以考试分数为主要录取依据的高校招生制度,后来适应高校人才选拔多样化需求,在国家统一的高考制度框架内,逐步实行包括高校自主招生、招收保送生、小语种招生、体育和艺术特长招生等在内的多种招生政策。2014年,国家启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在上海、浙江先行试点;2017年,在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进行扩大试点;2018年,我国高考综合改革由试点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山东高考综合改革将实行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分为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夏季高考主要以本科院校招生为主,春季高考则为高职(专科)院校和部分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选拔学生。
改革的主线我想主要是改变通过“一次考试、一张试卷、一个分数”选拔学生的现状,给高中生学习和高校选人更大的选择权。
记者:作为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基础教育的负责人,您一直在关注并推动山东省的高考改革,您在任上也因为大力推动山东的素质教育而为公众关注。
张志勇:是的。山东省高考综合改革今年全面启动,试点高校依据考生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高??己顺杉?按一定比例计算形成考生综合成绩。12所高校共5000个招生计划参与该项试点。山东高考改革重点主要包括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立并规范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夏季高考改革、深化春季高考改革4个方面。这是我一直在推动的事情。
这么多年来,我也一直在推动素质教育改革。2008年,山东省教育厅接连发文,以前所未有的气势掀起了一场素质教育改革运动。
但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反对过多过滥的考试,反对让考试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成为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魔鬼”。为了禁止炒作、重奖高考升学率,禁止主要依据高考升学率来评价学校、评价教师,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山东省在推进高校招生方面提出:“高考考生的成绩等信息属考生个人隐私,除招生录取机构以外的其他机构和个人都无权掌握全部考生信息?!闭庑┠?我每年都要给媒体写一封信,请求媒体不要宣传“高考状元”,一是宣传部门要有禁令,社会宣传部门要有理性的思维,对升学率这种炒作的危害我们自己要有认知。第二是媒体要自律,媒体人要自觉,社会要自觉、理性。只要大家看到危害大于正面意义,就会少宣传、不宣传。
记者:您花这么大力气这样做为什么?
张志勇:扭转公众“一考定终身”的社会认知,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政绩观,逐步降低全社会的教育焦虑,给孩子们一个安静读书的环境,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记者:早在2008年您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就提出建议,高校招生应引入多元标准,当时您关注的内容是什么?
张志勇:当时我的建议是,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要实行多元标准、分类招生录取制度。高校招生不但要看高中生参加国家统一高考的成绩,还要看其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实施高校招生分类录取制度,即国家重点高校录取学生,可采取依据国家统一高考成绩、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报告,结合面试进行招生录取的办法;大部分普通本科高??刹扇∫谰菅б邓娇际猿杉?、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和国家统一高考成绩进行录取的办法;而高等专科学校则可在试点的基础上,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报名情况,逐步采取注册入学的办法进行招生。
(四)2014年新高考:给孩子更多选择权
记者:后来,国家从2014年开启新高考改革,目前这场改革还在进行中,相比以往改革,您曾说过,可以真正突破一张试卷录取学生的局面。在您看来,这场改革的本质是什么?
张志勇:这就是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孩子选择权,就是给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升学通道。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之后,我们所面临的情况是:孩子的差别是很大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他们的选择是自由的,我们就是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多样化的适合的入学通道。
这次高考综合改革突出了以下四个方向:
一是强调基础性,突出选择性。一方面,通过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试制度,从机制上保障高中学生修习好国家规定的所有必修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综合素质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制度,赋予了高中学生课程选择权和考试自主权,高中生在修习必修课程的同时,有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
二是建立多元升学管道,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升学通道。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分类考试、多次考试、考试科目设置、录取模式等方面,真正突破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为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升学通道提供了可能。
三是给高中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高中学校有权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多样化选择为旨归,强化学科课程建设,开设特色优势课程;高校有权根据办学定位和专业要求,确定选考科目、招生标准和招生办法等,选择自己适合培养的学生,等等。这两点突破,为这次高考改革突破高中教育单纯追求升学率、高等学校招生单纯以分取人的弊端,保障学生接受选择性教育的权利和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权,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是打通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次高考综合改革,强调增强高校与高中教育的关联性,其关键制度设计是“高校选科”“高中选课”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标志性成果进入高考录取体系。
记者:高考改革的愿景是什么?您对未来高质量教育的期待是什么?
张志勇:让教育尽快走出“分数”和“升学率”的桎梏,回归教育的本质,让每个孩子得到自主、健康、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应当让孩子们感受到当下的快乐,体验到学习的意义,唤醒其内在的人生追求。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高考 教育 改革 招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