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以总理未能说服欧洲放弃伊核协议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6日结束对德国、法国、英国的访问。此次欧洲之行,他试图游说三国领导人放弃挽救伊核协议。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令以色列政府十分满意,但却遭到欧洲盟友的强烈抵制。由于伊核问题事关欧洲的重大利益,德法英不会轻易向以色列和美国妥协。
(小标题)三国都不松口
三国领导人在与内塔尼亚胡会谈后均明确表示,应继续保留伊核协议。
德国总理默克尔4日说,德国和以色列在确保伊朗不能获得核武器这一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双方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上存在分歧。
默克尔表示,伊核协议是在特定时间内控制伊朗行为、阻止其发展核武器的最好办法,虽然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但德国会谋求让伊朗继续遵守协议。她认为,伊核协议应增加针对伊朗导弹计划和伊朗干预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也门局势的补充条款。但她同时强调:“我们相信,这可以经由艰难的谈判达成。”
法国总统马克龙5日表示,应保留伊核协议并继续完善它。他说,在伊核问题上,法国始终将地区安全放在首位。他重申,伊核协议应补充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2025年后对伊朗核活动的监督,伊朗弹道导弹计划,以及伊朗在地区内的活动。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则向内塔尼亚胡重申,英国将“坚定恪守”伊核协议,这才是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的最好方法。但她也强调,英国支持以色列的自卫权。
(小标题)也非一无所获?
分析人士指出,内塔尼亚胡此访有两个目的:一是试图说服德法英三国放弃对伊核协议的支持,二是拉拢欧洲一起阻止伊朗在中东地区扩张势力,防止伊朗在叙利亚建立起威胁以色列安全的军事存在。
以色列《国土报》的分析认为,内塔尼亚胡并不期待欧洲领导人会公开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但他希望通过不断强调该协议“已经失败”,让欧洲领导人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既然美国已经退出伊核协议,该协议面临的环境也就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内塔尼亚胡看来,即便德法英不同意退出伊核协议,至少也可以与以色列在阻止伊朗发展弹道导弹和扩张势力等问题上进行合作。
在内塔尼亚胡访英结束后,一名随访的以方高官说,德法英领导人同意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审查以色列获取的伊朗核计划档案,也同意伊朗军队必须全部从叙利亚撤出。在以方看来,这表明其外交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小标题)挽救难度不小
分析人士指出,欧洲目前保留伊核协议的立场十分明确,因为事关欧洲重大安全与经济利益。但美国、以色列等不断施加压力,也让欧洲难以应对。
德国《焦点在线》网站评论说,伊核协议一旦废除,欧洲将付出沉重代价:一是欧洲和中东的贸易会因此受损;二是伊朗或将继续研发核武器,从而影响中东稳定。在此情况下,为维护自身安全,欧洲将不得不为中东地区提供更多经济和军事援助。
德国智库外交政策协会在一份报告中说,伊核协议可能让欧洲和美国继续疏远。欧洲只有在制定自己的战略后,才有能力与美国在伊朗问题上进行有效的谈判。
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副教授斯蒂芬·赫尔斯特认为,一旦伊朗政府重启核计划,美国可能对其实施军事打击。
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文章说,对于马克龙的棘手问题是,假如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发起攻击怎么办?法国能够谴责这样的袭击吗?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协议 伊核 欧洲 伊朗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