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老人带孙辈是人之常情 不带也无可非议
最近有个话题在微博引发了热议,它可能比“我和你妈落水,你先救谁”还要难,那就是“带孙这个忙,奶奶该不该帮”?这个话题之所以炸开了众网友的话匣子,是因为其中的纠结与矛盾都曾经或者正在牵绊着不少家庭。
这篇题为《我不想带孙子,错了吗?浙江陈阿姨的困惑》的报道,在网上引起热议。陈阿姨不带孙子的理由是,自己还不算太老,生意还在做,如果带孩子,就意味着自己的生活全被耽误了。儿媳妇感到很委屈?!澳挠心棠滩幌不肚姿镒拥?,到底是生意重要,还是孙子重要?”“你可以不带孙子,以后等你们老了,是不是我们也可以不用管你们?”于是,网友吵开了。
带不带孙子,是个家庭伦理和习俗问题。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爷爷奶奶带孙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殊不知这并非法定义务,而儿女赡养老人则是法定的,二者并不是交换回馈关系。老人把子女抚养成人,已经尽过义务了。按人类社会接力式延续的规律,“不管隔辈人”并非道德缺陷。再者,爱孩子有多种表现方式,没天天待在家里带孙子,并不等于不疼爱孙子。
带孙子之类的“家务啃老”在社会上司空见惯,从情理和伦理上看,有存在的合理性。年轻人竞争压力大,无力分担家务带小孩,也是事实。老人与孙子女之间毕竟血浓于水,帮助带小孩也是亲情使然。但是,父母年纪毕竟大了,精力有限,有权享受生活,子女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不愿意带孙辈的老人只是少数,但对他们的合理选择也应该充分尊重。老人不愿意带孙辈,也是对子女责任意识的一种呼唤,其背后显示了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作为家庭成员,要认清各自的法定责任。我们的许多习惯做法,往往掩盖了法律意识的欠缺,甚至常常与法律冲突。老人乐意带孙子女是人之常情,不愿意带也无可非议,更不该突破法律底线用“不养老”反唇相讥。
“谁来带孩子”成为争论的话题,也是个供给资源不足的信号。年轻的父母要工作,孩子总得有人带,如果家人不能带,只有找保姆或幼托。这又衍生出来两个问题。
一是请不起托不起怎么办?这是个社会福利范畴的问题,因为养孩子不仅是个人私事,也是人类发展的需要,社会也应该承担一定的义务。作为国家福利体系和有条件的企业、单位,都有责任伸出援手。
二是对保姆不放心咋整?这需要的是市场培育和严格监管。家政服务规范了,这方面的担忧自然就减少了。当然,处于需求侧的家长,也不能把“小概率事件”扩大化,动辄用怀疑的目光打量保姆。多一分信任,多一分互动,兴许就安然无恙了。
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矛盾纠纷的排解,要在法律框架内多一分宽容和理解,才能慈孝相济、和谐幸福。随着法治建设的提速,过去许多“清官”难断的家务事,逐渐都有了法律依据,诸如要求子女“?;丶铱纯础?,拒绝子女“啃老”,已渐渐成为常态。在带孩子问题上,也应该给老人充分的自主权。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老人 子女 孙辈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