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中医养生:十个字辨清寒热
中医诊断疾病的原理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司外揣内”,就像买西瓜,我们会先问一下它的产地、品种,有经验的人会看一下两头的蒂和瓜的形状、颜色,然后拿起来拍一拍,大致就可以判断一个西瓜好不好。这在中医里,就是望闻问切?!坝兄钅?,必形诸外”,我们可以通过身体外在表现,辨别身体的寒热状态,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
寒证的特点是:冷、白、稀、润、静。
“冷”。就是自己觉得冷,平时也怕冷。除此之外,还伴有如下症状:手摸起来很冰;到冬天就觉得不舒服,夏天会好一些;平时喜欢喝热的汤、吃热的东西,不喜欢吃凉的东西;冬天整天抱着暖水袋或者衣服穿得比别人多。
“白”。就是面色比较苍白,口唇比较白,舌色比较淡。另外,有些人的排泄物、分泌物也是白色的,如痰、鼻涕,或者小便没有什么颜色,大便颜色也不是很深等,都是寒的表现。
“稀”。鼻涕很稀,就像水一样一直滴下来;或者咳出来的痰很稀,排出的大便是稀的或常拉肚子。
“润”。润就是不会干,口不干、大便不干、小便相对比较多。
“静”。通常喜欢安静,不喜动。
如果有冷、白、稀、润、静这些特点,就可以初步判断为寒证,通常用温热的药来治疗,体质偏寒的人也要用温的方法来调理。日程生活中,如常用于防治风寒感冒中发热、恶寒、流涕、头痛等症状的生姜、葱白、香菜;适用于寒证腹痛、呕吐、喜热饮等的干姜、红茶;适用于肢冷、畏寒、关节冷痛等的辣椒、酒等,都属于温热性质的食物。另外,可用于寒证或体质偏寒的调理方法还有艾灸、泡温泉、熏洗疗法、药熨、按摩、体操等。
与寒相反的就是热,特点是热、红(黄)、稠、干、动。
“热”。指人本身没有体温升高,但总觉得很热、很烦,人容易着急,或某一个局部觉得热,如手足心热、背部热等;冬天舒服一点,夏天更严重;吃热的东西就觉得难受,喝凉的东西就会觉得舒服一些。
“红”或者“黄”?!昂臁敝该婧?、眼睛红或者舌头很红,口唇很红;“黄”指的是分泌物、排泄物是黄色的,比如鼻涕、痰、小便都是黄色的,咳嗽出来的痰是黄的,鼻涕擤出来也是黄的。
“稠”。主要指分泌物、排泄物是黏稠的,如鼻涕擤出来是黏糊糊的,一直擤不掉;痰是黏糊糊的,不好咳出来,这都是热的表现。
“干”。口渴、大便干、小便比较少等。
“动”。就是喜动不喜静,热的时候人就会感到烦躁,夏天再被蚊子吵一下就会更烦,辗转反侧。
对于热的病证我们就用寒凉的药来治疗,体质偏热的人则是用凉的方法来调理。食物中萝卜、梨、绿豆、豆腐、薏米、绿茶、白木耳等都是偏凉的。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健康管理分会主委 李灿东)
编辑:赵彦
关键词:中医养生 辨清寒热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