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张建平 沈博: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成就
一、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的经济奇迹是建立在中国耀眼的经济发展成就基础上的。从数量规模上看,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2.2万亿美元,见图1),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16%,仅次于美国。从经济增速角度看,1978—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均名义增速高达14.5%,刨除年均4.8%通胀率,年均实际增速仍高达9.3%。按照经济学家林毅夫所说,“以这么高的速度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增长,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 [2]。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日趋合理化,第三产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017年,中国三产结构的比例分别为7.9%、40.5%和51.6%。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幅已经超过第一、第二产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中国近40年的经济增长确实称得上是一大奇迹。然而,经济发展并不仅仅包括经济增长的指标,还需要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从人均GDP水平的角度看,197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81元人民币,仅为同期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是当时世界上典型的低收入国家;而201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高达59660元人民币(近8800美元),已经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显然,经济增长的背后还包括了中国经济的显著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前后共计有7亿多人脱贫。英国学者阿塔尔?侯赛因曾指出,中国农村上亿人摆脱贫困,实现粮食自给自足,这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了不起的事情,也是改善人权的巨大成就[3] 。从社会生活水平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在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教文卫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取得诸多辉煌成就。
三、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从经济增长的质量上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济发展同样可圈可点。在已经过去的40年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包括了不同阶段的发展思路。整体而言,中国的经济发展思路日趋成熟,逐渐由初始“唯GDP”论的发展思路过渡到可持续发展思路。改革开放初始,囿于自身发展经济的困境,中国的经济发展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早在199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就曾发表论文批评东亚经济体的“苏联式”粗放型增长模式[4] 。国内不少学者认可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属于“粗放型”的增长模式。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逐渐扩大,中国自身也日益意识到转变自身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早在2003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在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走上高质量、可持续的新路子”。以碳排放减少为例,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7年度报告》,最近十年间,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了将近41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显然,中国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转型升级已经初显成效。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 中国对外贸易、投资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中国与世界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作为承载全球将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自然不容小觑。4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在经济全球化日益面临重大阻力的背景下,中国始终积极推动双边及多边贸易、投资发展。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为355亿元;2017年,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已经达到27.79万亿元,是1978年的782.82倍。其中,进口额由1978年的187.4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15.33万亿元;出口额由1978年的167.6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12.46万亿元。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1—2016年,中国进出口货物和服务总额占全球的份额由8.4%上升至9.7%。显然,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为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的繁荣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⒅?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全球贸易额增长率长期处于低位。中国进出口贸易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为全球贸易的稳定增长做出了不小贡献。2018年4月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年度全球贸易报告显示,中国商品贸易出口继续位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份额的12.8%,而中国商品贸易进口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与此同时,根据2017年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2016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达到1961.5亿美元,蝉联全球第二大投资国地位,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规模的比重首次超过10%。此外,自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新的货币篮子,从而获得国际主要货币的地位。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以及中国在全球市场中话语权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将对全球贸易的增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重要力量。
二、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经验
实际上,中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日益庞大的贸易规模,中国经济自身的转型升级同样对全球经济与贸易的增长产生积极影响。相关数据显示,2013—2016年,中国最终消费对世界消费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基本占据世界第一,按照不变美元价格计算,近几年的年均贡献率可达到23.4%。显然,中国市场已经日益成为全球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2018年4月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指出,中国的经济结构改革对全球贸易增长将产生积极影响。世界贸易组织认为,中国经济从主要依靠投资向消费的转型,从长期来看将有助于中国更强劲的可持续经济增长,从而支持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将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重要借鉴,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更贴近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实际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从而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恰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加拉德所言,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将更安全、更具有可持续性,这将惠及全世界。[5]
三、 中国正在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发展与治理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逐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全球经济发展和经济治理事务。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中国深知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良好稳定的国际秩序密不可分,积极走出去、扩大对外开放的层次、坚持互利共赢是近年来中国坚持的政策主张。早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中便提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随后,历届中国政府便积极坚持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政策。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针对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新形势,中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中国不断提高自身对外开放的水平,积极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与谈判,推动全球双边与多边贸易、投资的发展。另一方面,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供不应求的情况,中国适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全球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中也对“一带一路”建设内容给予充分认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特点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发展机制的重要补充。从长远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建设无疑是双赢的,将对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重要基础。
正确看待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济成就
上述名目众多的数据表明,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在经济发展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是不容置疑的。然而,突出的成绩并不能完全掩盖中国40年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看待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经济成就。
不少学者对中国40年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进行过研究。大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腾飞的关键在于中国发生了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的制度变迁,市场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有机结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传统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中国资源配置的方式,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有学者(张军等)从转型经济的角度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属于“转型性增长”[6] 。从市场发展的角度看,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庞大的国内外市场需求[7] ;也有不少学者从市场供给的角度出发,指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与利用等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外,政府发展战略的制定、相关政策的实施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俄罗斯学者伊拉里奥诺夫曾对比中俄国情并指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改革[8] 。总而言之,恰如著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D. Sachs)所言,中国自身一系列的内部条件和初始条件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腾飞[9] 。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有不少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表示认可和接纳。美国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西瑟斯?德里克(Scissors Derek)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经济状况后指出,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华巨龙的腾飞”。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阿塔尔?侯赛因(S. Athar Hussain)甚至直接称赞数十年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星球”。瑞士比较研究所胜雅律(Harro von Senger)教授则明确称赞“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无疑是一项正确的政策”,其所取得的成就 “还将继续下去”[10] 。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Ronald H. Coase)也曾在《变革中国》一书中认为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二战以后人类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经济改革运动[11] 。
然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发展成就或多或少仍持有某些异议。一方面,不少人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问题提出质疑。比如,美国学者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认为,过去的“中国奇?!笔导噬嫌胙侵弈J较嗨?主要通过高国民储蓄产生的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12] 。另一方面,国外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崛起的背后将伴随着“中国霸权”的崛起,“中国威胁论”无疑是其中的典型。在2014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有部分西方学者和西方媒体将其视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战略载体。此外,亦有不少西方学者从微观视角入手,指出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后依旧存在的棘手问题。比如,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彼得?诺兰(Peter Nolan)在其《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一文中指出,中国发展模式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矛盾——贫困与不平等、生态环境恶化、金融领域的潜在危机、国际关系面临的严峻挑战、全球商业革命对中国企业的冲击和挑战等[13] 。显然,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所取得的“经济奇?!惫倘豢上?但要延续中国的“经济奇?!?中国依旧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和矛盾。
事实上,中国早就意识到自身发展模式存在的不足。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成为当前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的目标。恰如巴西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中心研究院保罗?罗贝尔(Paul Robert)所认为的,中国经济目前正步入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更加注重长期、平衡的发展[14]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并据此提出了如下六方面的行动举措: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明确了上述发展要求。无疑,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留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过去4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说明中国正在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上摸索前进,但这不代表中国已经找到了一个完整的发展路径。中国要实现崛起的目标、实现中国梦,还必须继续向前摸索,需要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很多结构性矛盾与问题。这正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中国需要正确对待自身在改革开放40年中所取得的成就,并在新时代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从而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一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西亚非洲所所长;第二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1] 《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http://www.xinhuanet.com/2018-04/10/c_1122660064.htm.
[2] 林毅夫:《过去30年中国的经济成就堪称一大“奇?!薄?http://finance.qq.com/original/caijingzhiku/lyf______.html.
[3] 转引自杨金海、吕增奎、郭兴利:《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载《北京日报》,2008年12月29日,第19版。
[4] Krugman P, 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 Foreign Affairs, 1994, 73(6),PP. 62-78.
[5] 《转方式调结构,中国经济更高效》,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602/c1002-27090198.html.
[6] 张军:《转型与增长:关注中国经验》,载《经济观察报》,2006年2月6日,第36版。
[7] 海闻:《“中国奇?!敝辽俪中?0年》,载《人民论坛》,2006年12月,第11-13页。
[8] A.伊拉里奥诺夫:《中国“奇?!钡陌旅亍? 载《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第25-29页。
[9] 萨克斯、胡永泰:《中国、东欧、前苏联经济改革中的结构因素》, 载《经济政策》,1994年第4期,第21-23页。
[10] 上述几则材料均转引自杨金海、吕增奎、郭兴利:《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载《北京日报》,2008年12月29日,第19版。
[11] Ronald Coase&Ning Wang, HowChina BecameCapitals,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12] 乔纳森?安德森:《寻找未来十年的中国经济新驱动力》,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2/1118/c351703-19613349.html.
[13] Nolan P H. China at the crossroads,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 Business Studies, 2005, 3(1),PP.1-22.
[14] 同[4]。
来源:《当代世界》2018年第5期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中国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