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杨学功:怎样才是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
“两个必然”为什么还没实现
解放周末:今年还是《共产党宣言》问世170周年。这部经典作品是否“句句为真理”?
杨学功:《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流传最广的经典。它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资产者和无产者;二是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三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四是共产党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其中,第一部分的内容最为丰富,可谓全篇的理论基础。
对于自己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从来不把它看成终极真理和教条。相反,他们总是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自觉地以批判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所作出的结论。
例如,《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分开头就提出一个论断:“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焙芟匀?根据19世纪后期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些成果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原始社会的理论,这个论断是错误的。因此,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中的一个注中修正了这个论断:“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p>
解放周末:《共产党宣言》中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可是,为何“两个必然”还没有实现?
杨学功:这是一个颇为严峻的现实课题。对此,我想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两个必然”指的是历史发展趋势,而不是具体的时间判断。现实中,资本主义通过对生产关系的改革和调整,容纳了比当时判断大得多的生产力。但这仍然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趋势问题。
第二,19世纪后半叶和整个20世纪的历史进程证明,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极端复杂性,大大超过了马克思当时所能预见的程度。
第三,资本主义没有在实体意义上灭亡,是由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并加以改革的结果。
第四,除了“两个必然”之外,马克思还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傲礁鼍霾换帷笔抢肺ㄎ镏饕甯匾幕驹?因为它揭示了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马克思怎么预言新中国
解放周末:如今已是21世纪,19世纪诞生的思想成果还能适应新的实践需要吗?
杨学功: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各种“过时论”层出不穷,而又不断破产。上世纪末,有人不断喧嚷,马克思主义已经终结。然而,这种“胜利宣言”,在现实资本主义面临的困境和?;媲?迅速地褪去了颜色,欧美出现了广泛的“马克思复兴热”。特别是,以发达国家大企业(跨国公司)为中心的财富积累及其相伴的“贫困积累”,再现了马克思两极分化论的正确性。依据这些事实和分析,我们重温马克思的思想,仍然能激起胸中的热情,并且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未来。
在人类历史上,为穷人说话的思想家并不少,摇晃“穷人乞食袋”的各种流派也很多。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充满生机,说到底是凭借科学性或真理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中,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飞跃的前提。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说“马克思正青春”。
解放周末:还有观点认为,马克思只管“批判”,而不负责“指路”。
杨学功:这是双重的误解。
一方面,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并非只是通常意义上的批判,而是科学的分析,既肯定其在历史上的巨大进步意义,又论证随着历史发展必然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取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首先是历史批判,不能把它简单等同于道德批判。
另一方面,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也不是单纯“指路”。马克思强调,新思潮的优点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为了不使自己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沦为空想,他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免过细的规划和设计,而强调要把共产主义首先理解为一种现实的运动。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巨大增长和人们普遍交往基础之上的。没有这两个条件,共产主义就会失去世界历史性的普遍意义。
解放周末:有人统计,在马恩全集中,提及中国的地方逾800处。在马克思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的文章中,有10篇是直接讨论中国问题的。马克思当时是怎样看中国的?
杨学功:马克思非常关注中国,对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予毫不留情的谴责,同时指出正是由于东方社会的落后状态,使这种灾难变得不可避免。正如你所提到的,马克思在《纽约每日论坛报》所写的评论中有多篇直接讨论中国问题。这些文章被编辑成文集《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至今对我们仍有参鉴价值。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到一个事实,即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甚至为他们心中的新中国取了靓丽的名字——“中华共和国”??杉?马克思对中国问题的谈论是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予以论述的。
解放周末:怎样才是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
杨学功: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想谈两点体会:
第一,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所开创的事业,是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从总体上看,马克思的事业,就是通过对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异化现象加以揭露和批判,致力于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进程。其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毕生追求而尚未完全实现的目标。但要注意,马克思强调人的解放是一个历史过程,不能离开历史条件空谈人的解放。
第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发展,是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体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共同理想;既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记者 夏斌采访整理)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马克思 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