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
诚实守信是从事科研的准则和基础,也是评价科学研究价值的前提。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建设,相关部门和科学界分别设立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和学术道德规范,科研学术不端行为得到一定遏制。然而,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惩防并举的长效机制仍待完善,违背学术诚信规范的现象还没有完全消失。
科研学术不端行为有什么危害?应当“零容忍”还是“适当宽容”?怎样建立诚信规范的长效机制?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科研诚信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侵害学术肌体的不诚信行为仍未完全杜绝
近年来,我国科研产出大幅增长,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但在科研诚信和学术风气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017年,国际期刊《肿瘤生物学》将107篇中国作者论文集中撤稿,引起广泛关注。经核查,在涉事论文中,101篇存在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问题,学术评议认定其中9篇存在内容造假,486位涉事作者不同程度存在过错??萍疾课俗啪傩辛诵挛欧⒉蓟幔酝馔ūǖ鞑榻峁痛砬榭?。
“科研学术不端行为不仅完全背离了唯实求真的科学精神,而且严重挫伤了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损害了我国的科研生态环境?!敝泄蒲г捍葱路⒄寡芯恐行闹魅文氯倨饺衔绻患笆奔右杂行Ф糁?,将引发科研浮躁风气蔓延,滋生日益增多的投机行为,甚至会对我国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多年来,相关部门在科研诚信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制度安排。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03年起试行监督组进驻项目评审会制度,科技部联合相关部门在2007年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教育部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2016年9月正式在全国各高校施行。
去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对学术造假实行“一票否决制”,对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要求抓紧制定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树立正确科研评价导向的规定,加大对科研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夯实我国科研诚信基础。
这些规章制度的设立使科研诚信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零容忍”“一票否决”等成为高频词。一些科研单位也迅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细化,如中科院科研道德委员会日前发布《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针对论文署名失范事件和科研不端举报实例而制定,实用性和指导性很强。截至2017年底,中科院87%的单位建立了处理科研不端的相关制度,另有5%的单位发布了“吸金期刊”等负面期刊名单,维护了良好的科研风气。
“我国的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成效,一是形成科研诚信规范体系,包括相关法律、部门法规和管理政策;二是设立了科研诚信管理制度,包括专门委员会、审查委员会制度等;三是建立了科研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敝泄蒲г嚎萍颊铰宰裳芯吭貉芯吭崩钫嬲娼樯芩?。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科研 诚信 学术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