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北大校长读错字 质疑的背后是期许
5月4日,北京大学举行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北大校长林建华在讲话中将“鸿鹄”的“鹄”念成“浩”,引发热议。次日,林建华发表致歉信,称自己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并强调“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又引发新一轮质疑。(5月6日新华网)
谁都可能读错字,读错了字,改过来,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林建华读错了字却引发强烈质疑,形成网络舆情,这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北大校长。人们的强烈质疑,针对的不是林建华个人,而是他北大校长的身份。之所以“小题大做”,是因为对北大校长、对北大有很高的期许。
在很多人眼里,北大不仅是中国的顶尖学府,而且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旗帜,是我们这个国家文化的标杆、这个民族学养的风范。北大校长既是顶尖学府的掌舵者,也应该是文化学养上的名流大家、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教育潮流的引领者,不应该在文字上出现低级错误,更不应该武断地否定质疑的价值。
严复、蔡元培、蒋梦麟、胡适、马寅初等等,百余年来,历史上很多北大校长都具有高深的文化造诣、非凡的学识学养。其文化底蕴、办学理念、人格风范等等,往往都是社会推崇和学习的标杆。因此,北大不仅是北大师生的北大,也是全社会的北大。人们对北大校长的要求和定位,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管理者,也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学者、科学家,而是一个能够与北大的头衔、北大的精神、北大的传统相适应的,引领时代潮流、代表学人精神的杰出教育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延续几千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以北大为代表的现代高等学府的建立,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转型产生了深刻影响。“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新篇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是这场运动的全国中心。著名教育家杜威感慨道:“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等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能领导一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以外,找不出第二个人?!?/p>
今天,我们正在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正在着力破解“钱学森之问”,百年北大依然是举国关注的焦点。人们希望今日之北大能够出现更多蔡元培那样引领潮流的教育家,引领中国高等教育迈入世界一流,这大抵是公众质疑的情感源头?!鞍钤鹬小保庸诘闹室芍?,看到人们对北大深切的期许,并且努力匹配它,这对北大、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才会大有裨益。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北大 校长 大校 质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