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为精神“赋能”
面对困难与挑战,不畏惧、不消沉,而是积极转换思维,将之视为难得的生活体验。这种乐观,堪称一种人生智慧。
在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主人公汤姆因为调皮,被姨妈惩罚在周六给篱笆墙刷漆。对于这份苦工,他并没有沮丧,反而干得津津有味,激发了围观小伙伴的兴趣?!坝心母瞿泻⒆用刻於加谢岱鬯⒗榘是侥兀俊彼奶?,吸引大家纷纷加入刷墙行动。莎士比亚说:“没有什么事情是好的或坏的,但思想却使其中有所不同?!比松衙庥龅侥烟?,与其在抱怨中被动应对,莫如转变视角、改变心态,用主动作为去化解困境。
由此联想到浅层感知和深层认知的关系。历史上,法拉第曾安排一名学生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因为无法忍受日复一日的枯燥,学生不久就走了。个人选择无可厚非,不过学生可能忽略了,科学探索与研究,需要的正是不惧失败的坚韧、孜孜不倦的守望。记下数千个“不”,最终得出一个“是”,这是科学研究的特性、规律所在。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再枯燥的环节,也可以被当作触发灵感、探索创新的必要过程来对待。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领域。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力塑造自我,也被自我塑造”??凸刍肪车娜坊嵊跋煨木?,但改造环境、改变心境的“最终解释权”,还在于我们自己?!暗贝薰被拼蠓?,一直践行“修渠、致富”的誓言,将数十年的拼搏奋斗注入修凿绝壁天渠之中;“云岭工匠”耿家盛,“30年磨就‘一把刀’”,改进了400余项零件生产工艺。为什么他们能在各自岗位上创造不凡的业绩?答案不只是耐得住寂寞、下得了苦功,关键还在于主观上对所从事工作的价值有深刻认同,对遇到的问题能辩证看待。
在某种意义上,人生就是一个自我调整、自我检修的过程。面对时常不期而至的磨难与挑战,只有善于变现实压力为前行动力,才可谓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些人总是“生活在别处”,认为现实充满苟且和琐碎,不切实际地将生活的美好寄希望于远方和未来。以倦怠的心态敷衍工作,遇到点麻烦就临阵退缩,不敢直面生活的考题……凡此种种,从表面上看是个人能力有所欠缺、态度有所懈怠,本质上则是思想的速率与容量无法匹配生活的变化。如何为精神“赋能”,多一点多向度应变思维,十分值得思考。
“凡物皆有可观”。一代文豪苏轼,当年“自钱塘移守胶西”,尽管当地灾荒不断,完全比不上杭州的富贵繁华,但他主动作为,不仅使城镇面貌大为改观,也在尽责履职的同时,领悟到“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生活的幸福,取决于行动的力度,更取决于思维的宽度。凡事多看“另一面”,不畏浮云遮望眼,那么哪怕生活再平淡,一个人也可能拥抱与众不同的精彩。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精神 生活 思维 人生 行动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