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绿色的生机,百姓的生计
春天的绚烂起于一颗种子的苏醒。书写绿色发展理念的道路上,南太湖之滨的浙江湖州——这颗已经破土的种子格外生机勃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安吉首次提出了这一关系文明兴衰、人民福祉的发展理念,绿色由此成了这座江南古城发展图景的主色调。
绿色之于湖州,是爱护眼睛一样?;ど那惺敌卸皇遣底?、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招引英才,赢得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
10余载光阴流转,湖州各地始终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超前的意识和果敢的行动,筚路蓝缕,奋发作为,绿了山川,清了湖水,富了百姓。
绿色安居:“人生只合住湖州”
初春时节,天气清冷。这是位于湖州安吉县山区高家堂村的一个普通早晨,宁静的山村人家正在准备开门迎客。
走进一家叫“亚萍民宿”的小屋,女主人方生琴热情地告诉记者,环境整治好搞起旅游后,高家堂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个800多人口的村子在旅游旺季每天有四五千人的游客接待量。
老两口每年经营民宿收入能达8万多元,加上打零工和每月1500元的失地保险,方生琴很满意现在的收入与生活。
“青清家园,净静村庄。”这是高家堂村的旅游口号。从2003年建设仙龙湖开始,这里的乡村旅游就越做越红火?!跋衷谟衅笠低蹲?1亿元在这里建滑雪场,以后夏半年漂流、冬半年滑雪,高家堂村旅游就没有淡季了?!贝逦嶂魅闻诵≈谒?。
在湖州长兴县水口乡,经营农家乐成了当地农民的主业。不少游客说着一口外地话,有的一住就是小半年。记者采访的水口乡顾渚村,从事农家乐经营的农户超过80%,户均年收益接近30万元。
湖州全域,像高家堂、顾渚这样人气兴旺、充满活力的村庄多达百余个。2017年,湖州市乡村旅游总收入达82.3亿元,同比增长28.1%。
“5年前我刚来长兴工作,同学笑话我;现在我把家安在这里,同学都羡慕我?!闭憬笱Р┦客跚镅匏担按禾焯一ń?、夏天摘果蔬、9月太湖开捕、12月湖羊节,住在这里幸福指数太高了!”
位于湖州南太湖之滨的月亮酒店,每到夜幕降临便会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形成独特的“心形”倒影。现在,这个水月镜花的“爱心”已在岸上做成了产业:“蜜月小镇”为代表的新产业在风光旖旎的南太湖不断集聚。
当年的造纸厂成了婚庆策划工作室,大排档成了影视拍摄基地,渔船码头成了康养中心……一度芦苇丛生尽显荒凉的南太湖沿线,现在是文创、婚庆、健康产业的集聚区。
水清景美人自来。南太湖度假区党委书记葛伟说,2007年,这里只有区区2万人,现在人口已达14万人,去年接待游客总量达740万人次。
700多年前,诗人戴表元曾感叹:“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本墒笔⒕爸抟彩墙袢蘸莸恼媸敌凑?。
绿色转型:西塞山前重现白鹭飞
湖州市委书记马晓晖说,湖州今天唤回的绿水青山背后,是长达15年观念与观念的博弈,这是一个艰难痛苦、自我革命的过程。
本世纪初,湖州同样面临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阵痛:印染、矿石开采等传统产业高污染、高耗能,太湖流域水污染严重;毛竹等自然资源大肆砍伐、利用效率低下;农村的人居环境脏乱差……
石料开采是湖州部分农村的传统支柱产业,曾有“上海一栋楼,湖州一座山”的说法。
吴兴区妙西镇当年就是一个靠矿致富的乡镇。2005年前后该镇大大小小的矿山达22座,年产量多达1800万吨,石矿利税占镇财政收入的90%,村民收入的30%也依赖开矿。
这里就是张志和《渔歌子》描绘的“西塞山前”。在碎石乱飞、污水横流的采矿作业环境下,“白鹭翻飞、鳜鱼肥美”的景象渐渐消失了。 温室养殖甲鱼则是吴兴区东林镇一项有30多年传统的富民产业,将近70%的农户从事温室甲鱼养殖,一个甲鱼大棚能给百姓带来10万元的年收入。
但这是一个高污染行业:为了维持温度,甲鱼棚内需要长期生火加温,一到秋冬,东林镇时常成了乌烟瘴气的“雾都”;长期投放饲料和药物则让太湖周边的小微水体成了恶臭的劣五类“三色水”。
取舍、抉择,每一项挑战固化习俗、既得利益的变革,都是痛苦的过程。但转型不能畏葸不前!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安吉县余村考察,得知村里关闭矿区、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余村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
习近平当时还说,不要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生态立县或许会牺牲掉一些经济增长速度,但仍要舍去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高能耗产业。
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
面对几十年的富民产业,东林镇党委书记何锋锋说,关停等于砸了百姓的“金饭碗”,村民能不和我们急吗?
除了耐心沟通,落实补偿,引进企业,安置就业,为了尽早拆除2700个高污染大棚,镇干部还带头走南闯北帮养殖户推销塘中已放养甲鱼,何锋锋一人就帮农民卖掉2000多吨。
“2006年,矿山一停乡镇财政减少了5000多万元。最难的时候,乡镇食堂都开不了伙?!泵钗髡虻澄榧前懒蓟匾渌?。
一番刮骨断腕,唤回绿水青山。经过10余年努力,如今的西塞山,又重新出现了白鹭的翩翩身影,已吸引各地游客达150万人次。
绿色产业也在妙西镇落地生根。在一处矿山原址,新建的700多亩光伏发电设施去年应税销售收入就达2200余万元。
2003年,浙江省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始实施,寻找失落的家园也在湖州全面展开。在此基础上,2008年“美丽乡村”建设又在湖州率先破题:县域成了美丽景区,村庄建成特色景点。截至2017年,湖州共有市级美丽乡村622个。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湖州 绿色 产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