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提升服务质量 降低医疗费用

黄江积极推动医疗体制改革,取消15%的医药加成费用。图为黄江医院医生在给患者做手术。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这里看病很管用,药还不贵,8年来我的高血压都是来这里治疗的?!?月9日上午,患有多年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吴小珍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黄江医院就诊,从量血压、测血糖到诊断、取药,总共花了269元,“比以前省了40多元钱”。
吴老太太是茂名人,今年73岁,现在和儿子住在宝山社区合路村,儿子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自2012年因高血压住院后,吴老太太每个月都要到黄江医院进行一次诊疗。
吴老太太每个月之所以能省下40多元钱,主要得益于黄江积极推动医疗体制改革,取消15%的医药加成费用。这笔钱对吴老太太来说,并不是小钱,“如果用来买米的话足够我吃一个月了”。
除了实行医药分开,取消医药加成,黄江还推动医养结合和家庭医生服务,把更多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监管,引导医院合理用药,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加强医疗监管 减少过度用药
“同样一种疾病,治疗产生的费用有时有很大差异,老百姓很难理解?!被平皆喊旃抑魅挝饫裎慕馐停捎谝┢芳鄹裼凶沤洗蟛钜?,“非基本药物”相对来说较贵,产生的医疗费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老百姓担心“以药养医”会导致医生只给患者开“最贵最赚钱”的药,从而降低服务水平。
2017年,《广东省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修订表》提出系列举措,全省所有公立医院要取消药品加成,价格调整、财政补助、医保支付政策同步跟进。此外,门诊注射、换药、针灸、理疗等按疗程收取一次诊查费,常规体检、门诊拆线不得另收诊查费。
“有了好政策,如何确保医生不会乱开药呢?”黄江医院副院长王朝晖说,为加强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老百姓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全面提高医疗质量,黄江医院出台一系列“阳光用药”监管机制,对临床用药进行全面系统多方位的监管。
为了让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医院设立了“规范临床用药监控小组”。该小组由药剂、医务、院感、护理、检验、临床专家组成,在主管领导下开展日常工作。
“专家组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对全部诊疗方案进行抽查”,说话间,吴礼文随即打开吴老太太的电子病历,电脑屏幕上立马清晰地显示出吴老太太的基本信息,以及每一次就诊的用药、费用、经治医师等信息。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生用药的规范性,并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黄江医院设立了专门的质控管理部门。该部门的处方点评专家组负责对医院的典型违规病历进行详细点评。
今年,黄江医院还投入120万元引进“质量监控软件”,该软件可根据医院制定的相关标准,自动监测临床诊疗是否规范。
“从电子病历上可以看到,现在吴老太太的药方里面只有一种非基本药物,如果用药费用超出设置限制,系统就会自动警示提醒?!蔽饫裎母嫠呒钦?,这时候如果医师仍然决定使用,需经过专门审批机制,从而判断是否属于违规操作。
王朝晖告诉记者,由于医院建立了完善的用药监管制度,非基本药物的使用量大幅度减少了,而且医疗质量也得到了保证,去年第四季度的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提高到81.43%。
家庭医生服务+医养结合缓解医院压力
近日,东莞出现罕见大暴雨,气温随之下降了近10℃,各大医院的门诊患者明显增多。但是黄江医院的内科门诊室却与往日相差不大,门诊室外仅有数名候诊者。
与此相反的是,黄江镇敬老院却热闹非凡?;平蛏绫瓷缜裾镜囊缴突な空谖先嗣羌嗖庋?、血糖,并对一些常见病进行诊治,现场开出处方。
“寒冷的天气使得高血压患者血压不定,因此患者明显增多,不过今年有点例外。”黄江医院内科门诊主任陈立群说,由于大部分居民都签订了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因此很多高血压患者都不需要往医院跑,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医院的压力。现在陈立群每天大概需要为35名高血压患者进行诊疗,工作压力比以前小了很多。
目前,黄江已有超过1万户家庭、18000多名居民通过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获得了贴心周到的个性化医疗服务。签约家庭的成员,都可以享受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大大节约了就诊时间,提高了健康质量。
住在黄江田美社区的黄道兴,半个月前与社区卫生中心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如今他不仅可以预约看病,还享受到了家庭医生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诊疗,病情逐渐稳定和好转。
更让人欣喜的是,目前黄江还积极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切实提高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9年前,敬老院与社贝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年为单位签订家庭医生协议,社贝社区服务站每周二上午派出1名医生、1名护士到敬老院进行3个小时的监测血压、血糖服务,并对老人家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进行现场诊治。同时,敬老院安排专人带老人的社??ǖ秸镜憬薪崴恪⑷∫?,按每个老人的实际情况予以执行医嘱。
多年以来,社贝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态度、技术力量、上联下动等工作逐渐提升。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对敬老院老人也从陌生到熟悉,如今老人都能亲切地叫出上门医务人员的名字,老人一有不适便马上打电话向站点医生咨询。
目前,黄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鉴社贝社区卫生服务站与敬老院医养结合的经验,已经在整个社区服务站推广,和各个社区内的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签约,将家庭医生服务和医养结合联合在一起,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缓解医院压力。
推动医联体试点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目前,黄江医院与黄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成医联体,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黄江医院对黄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定期派出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而黄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定期派出医护人员到医院进修学习。
“我们医院与康湖护老院也达成了口头协议?!被平皆河泄馗涸鹑吮硎?,去年10月,康湖护老院曾经主动找到黄江医院,希望能与医院在老人医疗服务方面形成合作,从而让老人可以享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
此外,黄江医院、黄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定期派医疗服务队到黄江敬老院开展义诊和上门服务。同时,黄江镇还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优势,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的“点对点”健康服务体系。
除了进行镇内医联体的构建外,黄江医院正计划进一步扩大医联体试点。今年3月,黄江医院正式牵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举行医联体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根据协议,今后双方将在管理、护理、科研、教学等方面展开合作,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王朝晖说,开展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利用三级医院优质资源集中的优势,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发挥科技引领与支撑作用,通过上级医院的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手段,发挥对基层医院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医改是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平蛭兰凭钟泄馗涸鹑吮硎?,接下来,黄江镇将结合全市的医联体试点,进一步加快探索医改的步伐。
南方日报记者 韦基礼
编辑:赵彦
关键词:提升服务质量 降低医疗费用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