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焦点聚焦点
陆忠伟:西俄“外交战”何以解铃
作者: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陆忠伟
3月4日,俄罗斯前双面间谍谢尔盖·斯克里帕尔父女二人在英国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市遭受“军用”神经毒剂袭击事件,闹得大西洋两岸沸沸扬扬;以致“毒剂门”演变为“间谍门”,“口水战”升级为“外交战”——美国及欧盟17个成员国,共计25个国家驱逐了120名俄罗斯外交官。
从战后的俄英外交关系史、情报谍战史看,两国因“谍”而“战”,因“毒”而“斗”,互逐外交官已成“传统”。例如,1985年,苏联克格勃上校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携人头情报叛逃西方,导致英俄关系急剧恶化,互不示弱。英政府驱逐31名苏联人,苏政府还以颜色,驱逐25名英国人。
美国为此次参与对俄“群殴”披上了“谍战”的神秘外衣?;⒍僦缚乇恢鸲矸饺嗽薄袄猛饨还偕矸荽邮虑楸ㄋ鸭疃?称关闭俄驻西雅图总领馆是因其靠近潜艇基地及波音公司。称此举旨在从根本上削弱俄“以间谍行为颠覆美国”的能力;“将继续对分布在全世界的俄方间谍施加压力”。
俄罗斯针锋相对,毫不手软。3月29日,克里姆林宫宣布驱逐上述25国的150名外交官,并关闭美驻圣彼得堡领事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毫不讳言,俄对西方“外交战”的回应“是对等的,且不限于此”。综合上述美俄两国的言行分析,西(方)俄“外交战”引发的紧张局势或更趋恶化。
东西方互逐外交官的“传统”形成于冷战时代。冷战之后,似乎“历史终结”,标志两大阵营抗衡的“东西方”概念被扔进故纸堆。谁曾想,此番25国选边站队,对号入座,自觉服从“盟国”纪律,甘愿为英国外交背书,显示出空前的“团结一致”,给国际关系蒙上“东西方”重开冷战阴影。
来势汹汹的“外交战”,致使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关系跌入冷战结束以来最低点。目前,“毒战”尚未水落石出,“谍战”正成吸睛噱头??蠢?面对谍影重重、剑拔弩张的“外交战”,加大对西俄关系之病态、病症、病理、病根探究,或更能有助于揭开导致这起事件恶化、升级的原因与源头。
冷战后的西俄关系,经历了同与异、起与伏、晴与阴、冷与暖的演化。目前,美欧对俄的政策定性、定位,逐渐退回冷战时期与前苏联抗衡的基调。美《华盛顿邮报》刊文坦承:俄“摆脱了苏联解体后长达十年的屈辱”,因乌克兰?;?以及出兵叙利亚挑战美国的中东利益而“遭到美欧孤立”。
对俄罗斯的国家走向,西方国家也戒心满满。美媒指出,蝉联总统的普京,虽是俄“最受欢迎的政治家,但同时也是西方最不信任的政治家之一”;俄“或与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保持类似冷战的关系”。2018年2月出笼的美国新版《核态势评估报告》甚至开始鼓吹开发小型核弹,以强化对俄遏制。
西方媒体将此次群殴俄罗斯的“外交战”视之为西方对俄政策“转折点”。对此,美国防长詹姆斯·马蒂斯毫不遮掩:“冷战后,美俄曾希望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很可惜,由于俄罗斯的选择,这种事情一去不返”;因为“俄选择当一个战略竞争者”。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也明确表示,伦敦的盟友所做出的外交反应,缘于“认识到俄所代表的威胁”;故而,“要与伙伴国合作,对来自俄的挑战作出长期回应”。
面对西俄或“不戴拳套打架”的局势,俄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指出,“从对抗气氛和相互敌视的程度看,这即是冷战”;“预计经济将是主要对抗领域,新一轮制裁几乎定会出现”———黑云压城城欲摧。看来,转危为安,恢复“正常的国际关系”,唯有西与俄互示灵活、从易到难,解开“第一粒扣子”,方能解“毒”息“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传统伦理的“道德黄金律”适用于现代国际关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就“斯克里帕尔”事件指出,各国应放弃冷战思维与集团式对抗;应在弄清事实基础上,通过双方对话妥善处理;应切实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三个“应该”正是解铃的唯一方案。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外交战 冷战 西俄 俄罗斯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