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从博鳌出发,品读中国外交新画卷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题:从博鳌出发,品读中国外交新画卷
新华社记者韩梁 张大成
4月8日,全球目光将聚焦北纬十九度的一个滨海小镇。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这里拉开帷幕。
一城春色,万顷波涛。从博鳌出发,见证新一年中国主场外交不同凡响的启幕,品读新时代中国外交浓墨重彩的新画卷,感知中国与世界紧密互动、彼此塑造、共创未来的新脉动。
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 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本次年会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主题,展现中国立足亚洲、造福世界,引领开放创新、共创繁荣未来的担当。40年改革开放的厚重积淀,为中国外交“博鳌篇”增添历史纵深。这场让数亿人脱贫、书写人类发展史上奇迹的深刻变革,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见证了中国在全球时空坐标系中的位移。处在新的历史当口,“将改革进行到底”的行动力会转化成怎样的“中国红利”;中国如何践行创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型伙伴关系;中国如何与各国互利共赢,描绘美好未来……世界充满期待。
中国的发展,根植于亚洲、得益于世界,也将继续造福亚洲、增益世界。从“共商共建共享”的价值坚守,到“一带一路”的扎实推进,从深化区域合作,到构筑周边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懈探索,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开创范例,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汇聚澎湃力量。
倡导立己达人、互利共赢的中国外交理念正在众多区域合作和多边舞台上光芒闪耀。成立于2001年的上海合作组织,在“上海精神”引领下,已经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又一典范。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人文交流“多轮同转”,凝聚守望相助的地区共识,增添区域合作的发展动力。6月在青岛举行的上合峰会将成为这一新型区域组织发展进程中一座里程碑。
不论“博鳌智慧”还是“上海精神”,都紧紧把握住时代精神、契合发展节拍。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中,中国秉持正确义利观,照顾各方舒适度,寻找最大公约数,在发展中国家中引发强烈共鸣。
5年来,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化为非洲大陆上一条条公路铁路、一座座机场港口,化为中非减贫合作的新议程、南南学院的新课程、经济开发区的新项目。9月将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聚焦中非共建“一带一路”,是时隔12年后中国和非洲各国领导人再次相聚北京。这场收获时节的盛会,将向世界传递强烈信号:插上“一带一路”的翅膀,中非合作将会飞得更高更远;搭乘“中国号”快车,非洲大陆加速驶向美好未来。
稳定繁荣的中国,是世界的红利。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改革开放、锐意创新,将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11月将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力于打造一个“摆在各国家门口的大市场”。这一创新之举,展现出中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的行动力和创造力,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定力和魄力,也与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遥相呼应。
从博鳌到上海,从地区到多边,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安全,从改革开放到“一带一路”,场景切换,题材多元,锐意创新,气势磅礴,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鲜明主题贯穿始终。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铿锵步伐里,中国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形象愈发深入人心。
2018年,徐徐展开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画卷,映照出中国与世界利益交汇的共振与共鸣、合作共赢的姿态和行动、命运与共的使命和担当。从博鳌出发,读懂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大格局、大手笔、大胸怀,读懂中国与世界共绘开放创新、繁荣发展的美好未来。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国 外交 国外 博鳌 世界



当中国京剧遇上意大利歌剧
科威特称将加强与美国在安理会合作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菲律宾一贫民区发生火灾
英国正式向欧盟提出推迟“脱欧”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